助兒童追回被“偷走”的三年
疫措放寬後,迎來首個“六一國際兒童節”,一切仿似回到正軌。惟出生及成長於疫情期間的兒童,受病毒威脅,伴隨着抗疫、口罩、核檢、網課等成長,體驗不一樣的世界,或多或少存在負面影響。孩子的成長不能等,被疫情“偷走”的三年,兒童心理健康及支援等工作值得重視。
童年乃人生最重要時期,每個成年人都曾是孩子,幼童期的經歷或會滲透到性格中,內化為人生的重要組成,故悉心培育兒童,確保在健康、友善、安全及充實的環境中成長,對社會發展至為重要。本澳向來關注兒童權益,《兒童權利公約》自一九九八年起適用澳門,賦予兒童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及參與權。二○一六年政府設立“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協助關注和維護婦女及兒童應有的機會、權利及尊嚴。
後疫時代,在加強保障兒童權益的基礎上,也要重視疫情衍生的後遺症,盡可能降低影響。回顧疫情爆發期間,家長的關注點大多是抗疫。但兒童長期居家抗疫、外出機會大減,影響生長發展,也有更多孩子過度使用及沉迷網絡。有外國研究更指出,疫情期間,至少兩成幼童智力及語言發展較落後。與此同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在抗疫期也因長期留家,影響治療。
長期居家亦令家庭成員間較易出現爭拗,部分家長有意或無意間將經濟或抗疫負面情緒帶給子女,令親子感情褪色。一些家庭至今仍受疫情衝擊,收入大減,經濟壓力大增,家庭關係變得緊張,壓力逐漸轉化為夫婦衝突、管教問題等,甚至出現家庭暴力,影響孩子一生。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如同小樹苗,需要全社會耐心的灌溉及栽培。社會陸續恢復正常,要加強關注疫後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需要等,定期開展兒童現況調查,掌握本澳兒童各項數據,及時發現和跟進問題,適時制訂措施提供支援。父母有責任讓子女在美好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多聆聽心聲,讓下一代擁有愉快的童年時光。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