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六”譜航天新篇章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托舉下,昨日上午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搭載着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員奔向太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歷六個半小時成功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在軌輪換。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與以往飛行任務不同,執行神舟十六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首次包含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個類型。特別是在執行此次飛行任務中,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將完成“首秀”。
這次神舟十六號計劃任務感受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變化、新特點。如那位戴眼鏡的北航教授桂海潮,以載荷專家的身份飛上太空,他也是首位非軍人航天員。桂教授經受了八大類、二百餘項科目的嚴格訓練和考核,為上天做好了萬全準備。桂海潮的飛天,顯示出神舟十六號乘組的搭配架構更全面,包括了三個類型工種,也意味着在軌試驗項目會更豐富、更立體和更全面。
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中國第四批預備太空人計劃選拔十二至十四名預備太空人,十多名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的候選對象進入複選。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選拔工作。港澳居民進入國家航天員選拔的複選階段,極大地鼓舞了兩地居民。曾幾何時,我們看多了美國、俄羅斯的科學家在太空實驗,完成一項項壯舉,內心不無艷羨。未來,有港澳居民能成為我國航天員,搭乘神舟飛船飛向太空,在我國“飛天”史上書寫下全新的紀錄。逾十位港澳居民通過初選,進入複選階段,這說明中國航天員的選拔範圍更加廣泛,中國航天人的儲備隊伍進一步壯大,中國航天事業後繼有人,令人欣慰。
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航天事業在自主創新、重點跨越等方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隨着執行各種不同任務的航天員應運而生、橫空出世,呼應着包括港澳居民在內的十四億多中國人心中的光榮與夢想,也標注着中國“飛天”進入了新階段、新境界,意味着中國航天探索宇宙的活動進入科學的更深層次,也更加日常化。
着眼未來,如何讓更多科學家拿到太空的“門票”,在太空展開科學研究,甚至讓普通人也享受一把“太空旅遊”,已非遙不可及的縹緲想法。我們深知,今天在太空事業上取得的偉績,來之不易,短期內將迎來的是國際空間站二○二四年退役後,舉世只有中國人有空間站的嶄新一頁,我們還將計劃二○三○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月。道阻且長,但只要堅持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