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由盛而衰 始於內部潰爛
二○○四年印度國大黨在大選中意外獲勝,索尼婭為保住得來不易的政治成果,選擇不出任總理,提名前財長辛格擔任。辛格成為首位錫克教徒出生的印度總理。這一年,索尼婭的兒子拉胡爾 · 甘地也進入政壇。
二○一四年拉胡爾 · 甘地領導印度大選,但這年是國大黨選舉史上最失敗的一次,主張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印度人民黨一躍成為執政黨。二○一九年拉胡爾再挑戰莫迪不成功,引咎辭去黨主席職位。索尼婭再任主席至二○二二年,經黨內選舉出現首位非尼赫魯 · 甘地家族人士——哈爾熱任主席。由於哈爾熱是尼赫魯 · 甘地家族的忠誠支持者,外界認為國大黨仍掌控在家族手中。
國大黨目前在聯邦議會人民院(下議院)僅有五十三席,而印度人民黨則有三百○四席,強弱懸殊。哈爾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遏止黨員數目不斷減少的趨勢(黨領導層無法激發黨內人心,許多領導都相繼離開,加入其他政黨);及確保黨內不會出現多個權力中心。拉胡爾 · 甘地被定誹謗罪並即將入獄,能否成為團結反莫迪政府各路反對勢力的黏合劑?有待觀察。
政黨盛極而衰,大多由內部潰爛開始,印度人民黨也不例外。五月中,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選舉結果出人意表:反對黨國大黨在邦立法議會二百二十席中得一百三十五席,得票率四成三,比五年前多出百分五,比印度人民黨多百分七;執政印度人民黨只得六十六席,失去差不多四十席,可謂慘敗。連第三大黨世俗黨也得十九席。班加羅爾一位資深政治評論家說,今次國大黨翻盤成功的主因,是其領導層團結一致;而印度人民黨管理不善,在內鬥中崩潰。
(印右翼政府改教科書篡改歷史 · 十八)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