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閱讀時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名為人類之物
如夢一般的故鄉
解鎖森山街拍秘技
《我媽媽》
《我爸爸》
《貓想要的,再多也不夠》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王潤璋


《從出生到獨立》 作 者:孟馥、姚玉紅等 出 版 社:人民郵電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第一個孩子尚未出生、到第三個孩子獨立,讀了都記不清多少與育兒養兒直接間接相關的書籍。各種育兒寶典、心靈雞湯,對各式虎媽虎爸的分析及建議,有時與同一案例不同的專家給出的意見相左……這些令我有好長一段時間不願意再看這類書籍,怕自己內心分裂,便只留下《哈佛女孩劉亦婷》、《輕輕鬆鬆上哈佛》和《我和郎朗三十年》,其他都斷捨離了。

    前些天去妹妹家,看到《從出生到獨立》。隨手翻開,恰巧翻到〈學齡兒童篇〉中引用的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詩《孩子》:“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着喜愛這首詩,當下便將書帶回家去。在所有孩子已全部長大獨立的今天,再細細翻閱育兒書籍,重新有一番感受。回顧一頁頁育兒歲月,“若是當年看到這個就好了”,悔不當初。也罷,就讓此書作為自己人生路的省思吧。當然,“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翻看此書,讀到與妹妹不一樣的感觸。相信每個讀者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其成長和發展道路也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會讀出不同的意味。

    父母為孩子的付出,往往連自己都為之感佩萬分。但長大成人後,許多孩子卻指責父母不愛自己。可見,只有美好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此書透過案例告訴父母如何才能消弭這種差異,讓自己的付出與孩子的感受得以匹配,讓自己的努力不至於落空或造成不良影響。《從出生到獨立》教我們讀懂孩子的心,從嬰幼兒到離家獨立,以及不少人十分關心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障礙、特殊家庭父母篇等,一共七個章節,涵蓋了養育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非常全面。作者包括孟馥等八位心理學者和經驗豐富的一線家庭、心理治療專家,他們將理論知識與臨床經驗結合,以案例的方式,一方面清晰分析從孩子出生到獨立各個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處理建議;另一方面從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完整勾勒出家庭在不同階段面臨的困難及其需要處理之任務,解析家長觀念的衝突、解答父母的養育難題並給出建議。它從個體發展和家庭生命周期雙視角看待養育,把個體與家庭系統結合起來,為理想父母與現實父母之間架設橋樑。

    孩子的身心發展離不開父母、離不開家庭。誰都想一路陪伴着孩子成長,但基於現實生活的無奈,多數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家長要深深記住的是:於孩子而言,不論是哪個階段,被父母或養育者“看到”、感受到、溫暖到,是他形成安全感和健康發展的基礎。作為家長,相信我們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知道要好好照顧孩子。殊不知家長亦要做好自我照顧,家庭也應該隨之成長。養育孩子的路上,不僅要“看見”孩子,更要“看見”自己、“看見”家庭。沒有人生來就是好父母,在充滿養育焦慮的現如今,父母可視本書為養育孩子的工具書或參考手冊,從中獲得解答,消解實際養兒育女過程中的困惑,以緩解壓力及焦慮;利用書中案例給出的技巧,與孩子正面、有效地溝通,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快樂、獨立、自信的人。為避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變成“雞同鴨講”,父母需要作出一些調整,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長。“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孩子終將離我們遠去,終將成為他們自己。

    王潤璋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