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梯隊助青年投身實業
特區政府提出“一加四”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其中四大重點產業:現代金融、文體會展商貿、大健康產業、高新科技,起碼後兩項都與工業息息相關,甚至都是現代工業不同的發展領域。但問起澳門現在的工業是什麼模樣,居民未必有清晰的答案。
工商團體持續舉辦“工業走進校園”活動,邀請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及青年工業家到各中學演講,並引領學生實地參觀工廠,加深澳門中學生認識澳門工業的最新發展,潛移默化,引導青少年成長規劃事業職涯,極有意義。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以火柴、爆竹、神香三大傳統手工業為主,至七、八十年代,製衣、針織、玩具、電子製品等行業迅速在澳門發展起來,並帶動居民就業,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為主導。其後,時代轉變,行業興替,工廠部分轉移,旅遊服務、金融、建築等成為澳門產業支柱。回歸後,賭權開放,博彩旅遊業迅速發展,名副其實成了龍頭產業,及後更是“一業獨大”,單一的經濟結構所衍生的問題引人憂慮。
三年新冠疫情,更凸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具有迫切性。特區政府提出“一加四”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即綜合旅遊休閒業加上大健康、現代金融、科創、會展商貿文體等四大重點產業,優化產業結構。然而,四大產業發展需要相關人才、專才支撐,但人才正是澳門所缺的。除了引進人才、專才,更需要長遠制訂發展計劃,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建立本地人才梯隊。
澳門工業從來沒有退場,而是由過往的勞動密集型,更多走向高新科技、創意設計,再非工廠車間流水作業的刻板形象。模式轉變、形象革新、內涵提升,但工業作為實業,創造就業、腳踏實地、拼搏奮鬥、敢於創新的初心,沒有改變。有必要加強推介,加深下一代認識澳門新工業及發展前景,培養興趣;工業多元,助益產業多元,要在工業教育多做工作,推動澳門產業多元培育更多本地人才,為工業注入更多新思維、新動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