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南丁格爾志願服務澳分隊成立
(新聞小語)改革師資 注重科教
今有驟雨雷暴
勞局智慧工地職安健考察報名
街總促創康復服務新模式
新聞特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2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改革師資 注重科教

夏 耘

    改革師資    注重科教

    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發射成功,將開闢內地與澳門在航天創新科技領域開展合作的新路徑,同時通過“澳科一號”數據開放共享與應用,促進本澳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廣泛合作,同時為本澳科研人才的培育提供優越條件。

    “澳科一號”衛星是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是國家以發射一顆專屬的衛星作為贈送給澳門的大禮,表達了國家對澳門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期盼與祝福,亦藉以鼓勵本地科技界參與國家航天工程項目。通過“澳科一號”,提升本地青年人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為培育科學探索新人營造良好的氛圍。

    本澳回歸後,由特區政府牽頭,透過學校及科技組織推動本地區的科普教育投入不少資源,引領青少年參與各種科普活動,讓他們嘗試接觸科學、啟發科技探索的思維。多年來重視對青少年科技創新發展,正切合今日以至未來,本澳在經濟、科技發展領域對科研人才的需求,打好基礎。

    “澳科一號”由構思到成功飛天,為本澳的科創營造有利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未來要看政府如何整合有關學術機構、非高等教育以至社會的科技資源,營造趨於成熟且有利於科創新人成長的社會環境,包括在教育政策上能否考慮跨學科、跨學段的創新培養方式,激勵在科創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積極與持續地推進青少年的科創動力。

    科研建基於科普培育。科普教育不能忽視教育團隊本身的專業性,本澳師資人手緊張,在科普教育領域的師資又是否足夠?雖然本澳近年重視教師的培養,但在科創領域的教師仍有待提升。目前內地亦開始改革教師的培養與培訓模式,以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本澳亦須與時俱進,與內地科學教育領域加強合作,為非高等教育培養具有科學創新思維的師資隊伍。在科普領域注重學思結合,培養學生在科普領域的學習動機,注重因材施教,重視高質教育體系的建設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更多有志於科技領域的學子。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