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久坐可以健康嗎?
認識小兒麻醉
常常在我家的鄰居
老年人如何安全用藥?
適當時間曬太陽有利健康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常常在我家的鄰居

德 蘭


    常常在我家的鄰居

    張婆婆跟附近的幾戶鄰居同住在一個屋苑多年,孩子小時候常常一起玩,現在子女也都長大成家。但幾個長者還住在同一個屋苑,彼此關係好像更緊密,每天下午都到張婆婆家聊天,張婆婆也留他們吃晚飯,慢慢大家好像就習慣在張婆婆開餐。張婆婆說自己本來也要煮飯,多煮兩個人的飯菜還比較容易,大家一起吃飯也開心。但久而久之,這好像變成張婆婆的責任,就算張婆婆約了子女外出吃飯,她也放不下心,出門前會先弄好幾個飯盒給鄰居。子女最近打算帶張婆婆去歐洲旅行,張婆婆卻因擔心鄰居沒有飯吃而不想外遊。子女不解,問張婆婆:你照顧鄰居是否已超越界線了?

    界線是用來劃分自己及其他人的,在自己的界線內,別人不能隨意進入,正如陌生人不可以進入我們的房子;就算是父母、老師也不可以看我的日記或翻動我的東西。我的身體也有界線,不經我同意,別人不能觸摸。同樣,我們心理亦有界線,別人對我的要求、期望或態度,我不一定需要照單全收。如果超過了我的界線,我是可以拒絕的。如果當界線模糊,我們無法區分自己跟別人的需要時,我們會把別人的需要變成自己的需要。常見的情況是為別人而活,沒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會悲觀的覺得自己好像可有可無,因為連我們也看不清楚或講不清楚自己的思想或者感受。

    回到張婆婆的情況,原本她跟鄰居有各自的家庭及房子,但隨着大家退休,時間多了,鄰居剛開始只是到她家聊天,但鄰居的晚飯慢慢卻變成張婆婆的責任。其他人可能只覺得張婆婆善良,張婆婆不僅承擔了這些不應屬於她的責任(鄰居及鄰居的子女應負起照顧家人的責任),還因此犧牲與家人相聚的機會,事實上,與自己子女相聚才是張婆婆界線內的事。所以,張婆婆跟鄰居的界線模糊了,她因不知怎麼拒絕,讓別人一步一步入侵了自己的界線。

    看到這裡,各位讀者可能心裡會責怪鄰居,怎麼得寸進尺欺負張婆婆。確實,鄰居自身的界線也不清楚,因為她們悄悄把自己的版圖畫大,將自己的責任變成別人的責任,缺乏明確的個人界線,不敢或自認沒有能力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對她們來說,這可能是藏在心底一種沒有能力的羞恥感。

    兩個人相處的界線是持續互動的過程,如果張婆婆能守好自己的界線,鄰居也不容易入侵。就算一次心軟而失守,但健康的心理界線,會提醒我們應該要加強防守。人際關係中,我們不只要明確自己的界線,還要用語言或行動讓別人知道,哪些要求、行為或語言是可以接納,哪些你不會。如此朋友間會慢慢建立相處之道,這樣的關係,也會長久而沒有負擔。

    各位讀者,如果你覺得張婆婆的故事對你而言有點啟發,那就不妨想想日常生活中別人有沒有超越了你的界線?你又可以怎麼防衛你的界線呢?

    澳門心理學會    德  蘭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