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政策能打破對華太陽能依賴?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十四日消息:美國財政部五月五日發佈了太陽能產業補貼的新指導意見,意見規定,只有當在美國國內生產電池的情況下,美國太陽能開發商才能獲得《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產業補貼政策。
對於這一政策,英國《金融時報》在五月十三日的專題報道中“唱衰”了一番。文章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表示,由於美國太陽能電池的產能非常少,這一要求將意味着幾乎沒有一家現有的開發商能夠利用這一補貼,只能繼續依賴從東南亞進口太陽能組件。這意味着短期內美國無法在產業上打破對中國進口的依賴。
美國財政部計劃向符合資格的開發商提供百分之三十的稅收抵免,並為使用美國國內材料的公司提供百分之十的額外補貼。為了獲得這筆補貼,陸上風電場、太陽能專案和電池存儲裝置必須百分之一百使用美國鋼鐵,而按成本計算,百分之四十的製造零部件必須在美國製造。對於二○二六年以後開工的項目,這一比例將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五。
美將繼續依賴中國
《金融時報》稱,在這樣的規定下,儘管企業能夠將太陽能電池板組件計入其項目的美國製造部分,但分析師表示,如果不從美國採購電池,這些項目不大可能獲得全額稅收抵免。
當下,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資料,中國生產了全球幾乎所有的相關晶圓、百分之八十五的電池和四分之三的組件。
彭博社高級助理波爾 · 列茲卡諾表示,在補貼政策下,美國將繼續依賴中國電池,他說:“美國將繼續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中國的供應,這項指導方針可能會鼓勵更多的電池製造在美國進行,但當下美國太陽能項目中使用的大多數電池和電池組件將繼續來自……東南亞的工廠,其中大多數為中國企業所有。”
由於無法獲得補貼,部分太陽能開發商正在糾結是否採購美國國內的產品。可再生能源公司創始人亞倫 · 哈利米稱,對於美國建立陸上太陽能供應鏈的雄心來說,該指導方針是某種“倒車”。他表示,該公司今年在美國國內採購一半太陽能電池板的計劃現在“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