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國際提升專業促進護理發展
護士學會弘南丁格爾精神
【本報消息】澳門護士學會是國際護士會(ICN)的所屬成員,也是本澳五個護理專業團體中唯一加入國際專業組織的護理團體。澳門護士學會會長謝少英表示,護士學會一直緊隨ICN的號召和精神,透過宣傳和推廣國際資訊,使澳門護士不斷提升專業水平之餘,也在不同的工作範疇內緊貼國際,促進護理工作的發展。
儀器無法取代護士
五月十二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ICN主題為“Our Nurses. Our Future”(我們的護士,我們的未來)。謝少英表示,主題是闡述在應對全球健康挑戰、改善全民健康過程中,國際護士會對護理未來的期望。
同時,國際護士會還發佈了主題文件《變革憲章》及主題海報,希望各地區政府及衛生政策制訂者能明瞭護理工作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對護士給予尊重、保護及投資。
從事護理工作四十多年的澳門護士學會副會長羅少霞,亦是二○○七年第四十一屆中國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目前本澳唯一獎章獲得者)。她認為,隨着高科技發展,醫學儀器硬件上急速發展,護士學歷也從過往的中專,發展至現時大學本科甚至更高。雖然儀器設備先進,但無法取代護士對患者關懷的體現,南丁格爾精神就是人文關懷的基礎。
保證人資提升服務
澳門護士學會理事長張雲表示,回顧三年抗疫工作,由疫情初期護士們感到壓力,到克服恐懼,配合高強度的倒班工作,默默承擔着抗疫工作及確保日常醫療服務的穩定。過去三年疫情中,護士工作者展現了恪盡職守、敢於奉獻的精神,英勇無懼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疫戰中作出了重大貢獻,表現了專業水平,也展示了南丁格爾精神。
謝少英同時指出,目前本澳註冊護士有二千七百四十二名,分別在各公私營醫療機構、學校、院舍等地方工作。每千名居民與護士比例為四點○,與鄰近地區相比有一定差距。
同時,本澳醫療人資緊缺一直持續,護士增長率未能跟上人口增長速度,要保證護理質量,一定要保證足夠的人力資源。隨着醫療改革深度發展,人口老化,疾病譜改變等多種因素,亦促使護理人力資源需要增加,冀政府能制訂完善政策改善護士職場環境,吸引人才以穩定護理隊伍,讓護理人才在本澳醫療發展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改善護理執業環境
由於護士工作量大,人手不足,令護士經常處於疲憊狀況,也希望社會給予護士更多支持和理解。例如在制度上更人性化地排班輪值,改善超時超量工作、減少非護理性的工作;並能透過立法預防醫療暴力行為及改善醫療場所環境等,確保護士在正向護理執業環境下為居民健康服務。
未來,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即將投入服務,希望政府做好人力資源規劃,研究如何拉近公、私營醫療機構護士的薪酬福利待遇,以穩定全澳護士的團隊,多方面着手促進護士在不同崗位的發展。
護士學會亦將一如既往持續關注澳門護理專業的發展,包括新的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註冊制度與專科護士的未來培訓制度等。
成立志願服務分隊
此外,為進一步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澳門護士學會在中聯辦、衛生局及澳門紅十字會支持下,已順利向中國南丁格爾志願護理服務總隊成功申請在澳門成立中國南丁格爾志願護理服務分隊,並於本月二十日及廿一日舉行成立儀式系列活動,於廿一日上午九時在中華總商會四樓何賢先生紀念堂舉行成立儀式。屆時服務總隊領導將親臨澳門主持儀式。希望隨着護理服務隊的成立,標誌澳門的護理工作進一步拓展到社區,把護理工作推上更高台階。亦藉着國際護士節之際,衷心感謝所有奮戰在前線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