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家鄉話之後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誰也沒有想到,說了五十多年家鄉話的孫鳳蓮,遭遇一場車禍甦醒過來之後,好像換了個人似的,脫口而出的竟然是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這讓她的親友和鄰居聽了轉不過神來,怎麼也接受不了,以至於熟人見面不敢相認,甚至連親生女兒剛開始都不敢認她。
口音的突然改變,讓孫鳳蓮判若兩人。丟失了家鄉話之後,操着連她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語言與人交流,使得原本正常的氣氛變得十分尷尬。她很想努力改變這個局面,奇怪的是,時間過去很久了,外傷已痊癒,可聲調卻變不回來,好像舌頭不是自己的,嘴裏冒出來的仍然是不倫不類的普通話。自己覺得彆扭也倒罷了,讓孫鳳蓮不能釋懷的是,她在周圍人的眼中成了異類,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說她“裝洋”,有人說她“神經”,還有人說是別人的“鬼魂”附在了她身上。孫鳳蓮本來是個很樂觀的人,起初並沒有介意自己口音的變化,隨着誤會的增多,她不再主動與人搭訕,同熟悉她的人也漸漸疏遠了。
當地人平時交流都說土話,沒有人會講普通話。在他們看來,一個人的口音是受自己支配的,怎麼可能去講別人的話呢?因此,無論她怎麼解釋,人們就是不信。孫鳳蓮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並不迷信,這樣的境遇讓她非常苦惱,於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到處求醫問藥。北京的一家腦科醫院的專家們通過儀器檢查和會診,給了她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
原來,孫鳳蓮受傷後,導致控制家鄉話的神經傳導束出了問題。人的大腦語言中樞神經組織,通常是分為常用功能區域和潛在功能區域。孫鳳蓮常用的母語功能區被完全破壞了,且無法修復,而潛在的第二語言功能區卻並沒有障礙。當她需要發音時,這個部分就被激活了、喚醒了。由於她大腦對家鄉話的分析功能還沒有完全喪失,所以能聽懂家鄉話卻表達不出來,但可以調動潛在功能區域的記憶與別人對話。
那麼,只有小學文化的孫鳳蓮從來沒有學習過普通話,更沒有運用過它,怎麼能不學自通呢?專家們分析認為,在孫鳳蓮大腦的記憶中,普通話是通過廣播、電視或者學生朗讀課文等形式,潛移默化儲存下來的。
原來,孫鳳蓮發音之所以不太自然,機械而又呆板,是因為她說的並非純正的普通話,而是缺失了情感色彩的模仿語言。
得到這樣的答覆後,孫鳳蓮似乎重新找回了自信,頓時輕鬆了許多。逢人便說,醫生證明我這毛病不是裝出來的。在她看來,在此之前的所有不幸都不重要了,能用專業的醫學根據,讓大家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王兆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