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舉行
王惠儀攝展感悟時間生命
今多雲有薄霧
(新聞小語)支援家庭促進社會進步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支援家庭促進社會進步

夏 耘

    支援家庭促進社會進步

    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等,大家耳熟能詳,但“國際家庭日”鮮有人關注。因應全球社會變遷對家庭帶來的衝擊,聯合國自一九九四年起,將五月十五日訂為“國際家庭日”,呼籲各國關注家庭的重要性。社工局聯合近半百社團將開展三百多項活動,宣傳正向的家庭觀念。

    從聯合國“國際家庭日”歷年的主題規劃,可看出整體社會對家庭觀念的轉變與進步。第一年的主題是“家庭:變化世界的動力與責任”;一九九八年“家庭:人權和教育者和提供者”;二○一二年“家庭和工作間的平衡”。受疫情影響,前年及去年的主題分別訂為“家庭與新技術”及“家庭與城市化”。今年“國際家庭日”主題是“人口趨勢和家庭”,離不開遲婚晚育少育、老齡化、少子化等全球議題。本澳近年出生率下降,近日聯合國人口基金公佈的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本澳平均每名女性僅生育一點一個孩子。

    出生率下降的因素有很多。聯合國二○一九年報告顯示,住房、勞動市場不確定性、教育、家庭友善政策、托兒服務等因素,均可能導致職工的生育意願和能力下降。

    社工局牽頭的“國際家庭日”活動,以“促進家庭教育,共建幸福家庭”為主題開展活動,以加強青年的婚姻觀念,倡導新婚夫婦及早規劃生育計劃,鼓勵父母共同參與親職教育,持續學習教養技巧及培養正向家庭觀念,為兒童健康成長建立穩固基礎,內容涵蓋家庭方方面面。

    疫情回穩,社會復常。縱使不少人有組織家庭的計劃,但許多仍未衝破組織家庭對經濟及心理壓力的關口,故除加快經濟復甦,政府還須要持續優化家庭友善政策,盡力緩解職工生活壓力,推動職工建立家庭,包括優生優育連串問題。

    婚姻家庭社會化工作,鼓勵有需要的家庭尋求支援,提高居民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協助居民提升與子女及配偶正確相處和教養技巧,建立和諧家庭。以達到聯合國訂定“國際家庭日”的目的,將家庭視為社會進步的基礎。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改變家庭問題就可以改變社會,也是居民快樂指數的基礎。

    夏  耘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