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團體觀國安展增愛國愛澳情懷
(新聞小語)深耕增值迎勞動環境改變
僑總分享“汪辜會談”卅周年
今多雲有陣風
香樟福野餐廳珠九洲大道開業
群力倡活化媽閣屠場舊址
關於民事登記的瑕疵的規定(三)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深耕增值迎勞動環境改變

夏 耘

    深耕增值迎勞動環境改變

    疫後復常首個內地“五 · 一”黃金周,頭兩天的旅客數字超預期,有業者更認為人氣勝疫前。然而,過去三年疫情嚴重衝擊各行業,後遺症不少,有僱員減薪凍薪未恢復、有工種疫後失去競爭力,甚至部分崗位從此消失,社會人士紛關注本澳結構性失業與工資水平下跌等問題。

    “五 · 一”長假客況如潮,開了個好頭,但不能輕視三年疫情困局結束後的榮景背後伴隨勞動環境轉變,加速汰舊換新,社會需要有危機意識。

    經歷三年疫情,全球不少產業或生產模式都已轉變,尤其疫情期間,不同行業出現的倒閉潮,企業削規模、減人手、降薪酬等,即使經濟恢復,會否一下子回暖?相信不同行業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疫情期間迅猛發展的網購平台、物流快遞,以至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兼職、自由職業百花齊放;聊天機器人火火紅紅,反映人工智能融入生活、融入產業,無論藍領白領,都有被取代的可能。就業環境、業態正迅速轉型,“如何保住飯碗?”打工仔不得不面對。

    在職人士如何提升職業技能?不但勞動者要面對,僱主亦可能由於生產力未能迎合新發展要求,陷入經營困局。隨着本澳產業升級,需要政府和業界因應未來市場需求分析評估,在教育及職訓投入資源培養人才。

    疫後新形勢,本澳經濟社會出現新變化,過去大量用人的行業,如建築、博彩業等,在疫情中被裁退、冇工開的工友,不少至今未能重操故業,結構性就業問題凸顯。

    “復甦”不一定能惠及所有人,大家亦不能坐等“復甦”,勞資政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勞動者要把握工作機會,不斷學習新的技能與累積經驗,為自己創造增值點;政府亦須因應新技術的需要,統籌行業培訓及提升業界技能,致力扶助失業者再就業;面對市場的轉變,僱主亦要有新的經營思維與經營創意,重視員工的創造力及價值,願意投入培養職員的專業技能,共同深耕行業,共創存在價值。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