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祭品淡市
疫後清明港紙紮生意增
【香港中通社四日電】今年四月五日是社會復常後的首個清明節,隨着經濟復甦,香港市民大手筆選購掃墓祭品,人均消費約數百港元;與新冠疫情相關的紙紮口罩逐漸淡出市場,“生果”等健康食物紙紮成搶手貨,有店家預料生意將追回疫情前九成。
銷情追回疫前九成
在香港西營盤的一條臨街小路上,聚集着多家紙紮店,店門口擺滿大小、顏色各異的衣包,紙紮時裝、豪車、寵物、蘋果手機等林林總總的紙紮產品讓人眼花繚亂。臨近中午,狹小的店內擠滿顧客,轉身都很困難,店員忙着包裝貨品和收錢,不少顧客手提三、四包紙紮。
祭品店明生行店主吳女士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沒有祭拜。如今疫情結束,大家都很開心,希望可以大規模祭祖,給先人多燒一些祭品,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她亦注意到很多顧客購物前不問價格,除了店家明碼標價外,相信大家都希望多買些,讓先人開心。
據吳女士計算,平均每位顧客花費約二百至三百港元,也有人消費逾一千港元。雖然今年有市民準備大規模祭拜,但也有不少人回內地祭祖或去旅行。總體而言,她相信今年銷售額能追回疫情前九成。
準備充足齊盡孝心
今年祭品中,“錢幣”和“食物”銷情最好,新潮的“衣服”和“金條”銷情亦不錯,“魚蝦蟹”和“生果”等代表健康的紙紮用品也較受歡迎。雖然今年仍有“口罩”等與防疫相關的貨品,但因疫情過去,產品銷情一般,過去三年市民購買“口罩檢測劑”等祭品,今年鮮有人問津。
隨着疫情結束,不少市民準備精心祭拜先人。顧客陸小姐準備了一千港元的預算,選購了六盒紙紮點心、龍蝦等食物和三套時裝。陸小姐說,每年購買祭拜品時都不會太節約,但今年香港解除了社交距離措施,自己會和其他家人一起祭拜先人,希望可以準備得充足些,盡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