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學“消毒”計劃
世事如棋,此一時,彼一時,自然不足為奇。七年前,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誕辰一百周年,當地舉辦不少文娛慶祝活動,紀念這位創意十足的鬼才。今年二月,英國出版商竟以政治正確為由,將達爾多部著作強行修改,迅即引發爭議。
在英語國家,達爾的作品長期深受兒童喜愛,是學校、圖書館和書店的必備讀物。奇幻和淘氣的元素,加上無限想像力,再以兒童作第一身的角度說故事,令他們更容易投入故事內容,是達爾的創作成功方程式。他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正邪對立:兒童代表了善良和正直,成人許多時候都是奸詐和貪婪的化身。在故事發展和推進手法上,達爾從沒刻意淨化兒童文學的世界,在正邪對戰的過程中,往往不乏暴力怵目的場面,《女巫》(The Witches) 和《瑪蒂達》(Matilda)便是其中例子。然而在他的小說中的成人世界裡,偶爾也會有好人,亦慣性安排至少一個大人飾演忠角,《吹夢的巨人》(The BFG)裡的主角便是一例。在巨人國裡,善良的巨人最愛用小喇叭,將好夢吹進小孩的腦袋裡。
達爾的作品,多年來在電影、演藝和兒童文學世界中從未缺席過,足見其歷久不衰的藝術魔力。他的“朱古力獎門人”曾兩度被搬上大銀幕;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亦曾製作改編自《吹夢的巨人》的動畫。達爾另一部小說《瑪蒂達》,一直廣受英美影視創作人青睞:澳大利亞喜劇演員提姆·明欽(Tim Minchin)曾受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委託,將《瑪蒂達》改編成音樂劇,先後在英國和澳大利亞上演,叫好叫座之外,亦獲得英國多項舞台劇殊榮。Netflix曾將《瑪蒂達》和達爾其他書籍,改編成動畫系列,去年更和索尼影業合作,製作並發行電影“瑪蒂達音樂劇”。英國喜劇演員戴維·華廉士(David Walliams)近年積極寫作,出版多部兒童文學小說。他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創作風格,深受達爾作品的影響。
達爾的兒童文學,曾陪伴無數小孩成長,多年以來一直相安無事,直至今年二月,英國出版商Puffins突然以政治正確為由,刪改達爾幾部小說內容及用字,教人啼笑皆非。譬如“朱古力奬門人”原著小說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中,便有不少描述肥胖的角色。出版商認為“肥胖”一詞屬冒犯性用語,須修改成“體型龐大”(enormous)。又例如達爾筆下的侏儒工人。執筆之時,“侏儒”一詞似乎過關,但原文中“矮小的男人”卻被改成“矮小的人們”,目的在於去性別化,減少性別定型。再看達爾另一本小說The Twits,原文將故事女主角描述為“醜陋兼惹人厭”,出版社為了改善社會風氣,保護兒童弱小心靈”,大義凜然刪去“醜陋”一詞,為天生長相不被大眾認同為“漂亮”的弱勢社群伸張正義。還有電影《怪誕黑巫后》的原著小說《女巫》(The Witches),包含了女巫禿頭、戴假髪的情節,出版社以避免歧視脫髮女性為由,將原文“優化”成“女性需戴假髮,理由眾多,這並無問題”。
過去十數年,由一批英美自由派“知識分子”煽風,以政治正確為出發點,到處教化人心的道德塔利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他們為慣用的英語改頭換面有之,替所謂“教壞細路”的文學作品消毒殺菌亦有之。印象中第一次大開眼界,是英國報章曾刊登一系列形容外貌長相的新說法。例如個子矮小、矮冬瓜之類等“歧視用語”,即使腦袋閃過一剎把它們開口說出來的念頭,也應該祈禱懺悔。相反,將這些個子不高的人,描述成vertically challenged,則相對妥當且所謂幽默得多。為英文日常生活用語加設防火牆了,經典的文學作品,又豈能輕易放過?譬如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名作《頑童歷險記》,就因書中經常提及“黑鬼”一詞,被部分學校列為禁書。又例如另一名美國作家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名著《野獸國》,故事中有主角不服從父母的情節,同樣受到非議。諸如此類的笑話之多,近年在英語世界俯拾皆是,恕無法盡錄。
達爾作古良久,作品卻被強行二次創作,自然引起社會各界爭議。執筆之際,英國出版商堅持立場,強調他們有責任保護年輕讀者。英國首相蘇納克則持相反意見,直指達爾的作品,是英國豐富而多彩的文學遺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發言人表示,文學和小說創作原貌應當保留,不應對其隨意塗脂抹粉,政府將一如既往,保障英國有言論及表達自由。英國暢銷小說作家菲力普曼(Phillip Pullman)則認為社會大眾無須對事件過度反應,並指即使他日達爾小說的“淨化版”面世,其原著版本早已廣為流傳,修改也無補於事。去年在美國紐約遇襲、曾出版《撒旦詩篇》的印裔英美雙籍作家魯西迪坦言,出版商如此敏感審查,實在荒謬絕倫。在法國,伽利瑪出版社表明無意步英國後塵,重申過去和現在,都無修改達爾作品法文版之意。法國資深翻譯員維也諾(Bérengère Viennot)對事件的回應,更是言簡意賅:一部被重寫的達爾小說,已經不可能再稱為達爾小說。他們的做法騙不了誰,不外乎就是以更新作品為名,行審查内容之實。
帶歡樂給讀者,不希望自己的小說乏味無趣,是羅爾德達爾的寫作宗旨。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這位文字創意大師,一生創作的英語詞彙數以百計,他們的編輯團隊曾花上共五年時間,才完成相關的編纂工作。既然在英語世界,世世代代早已中了達爾播下的“文化遺毒”,那些閒來無事、胸無半點文墨、卻又以為畫蛇添足、足可刮骨療毒之流,無異於老虎頭上捉虱乸,只能衷心說聲祝君好運。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