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傳承歷史增民族認同
三月三十日,正在大陸訪問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領廿八位台灣青年學生赴武漢大學參訪,並在建於一九三四年的武漢大學圖書館,與卅五位武大學生座談,受到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等熱情歡迎。正如馬英九在致辭中說,讓兩岸的年輕人多接觸、多了解,增加一分友善,讓雙方逐漸融合在一起。兩岸同文同種,增進交流才能避戰。
兩岸同胞本來就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骨肉血親。馬英九當日參訪的武漢大學,就與台灣甚頗具淵源。該校創始人王世傑晚年在台灣回憶他的辦學理想時表示,“要辦就當辦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準的大學。”知名女作家蘇雪林在武漢大學和台灣成功大學各任教十八年,胡秋原、趙耀東、沈剛伯、嚴耕望等一批傑出校友,為台灣社會發展、兩岸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馬英九這趟大陸尋親交流之旅,到過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省博物館,承載兩岸同胞的共同歷史記憶,見證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孫中山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受到全體中華兒女景仰。他立志救國救民,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他畢生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奮鬥,他倡導的“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等,至今仍然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他的精神和思想具有當代價值和時代意義,是海峽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於一九八五年八月建成開放,館內大量珍貴文物史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人講述當年的歷史,紀念館多年來已成為開展對台交流的重要基地。“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書籍、照片,我看了一些,但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受到這麼大的衝擊。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行為,中國人是最大受害者。”馬英九參觀後受訪表示,身為中國人,不管在海峽哪一邊都應自立自強,面對外來欺凌要勇敢抵抗。
事實勝於雄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歷史不容歪曲。民進黨當局近年大肆篡改島內歷史教科書,大肆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美化殖民統治,企圖割裂兩岸歷史文化聯繫,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隻字不提,造成年輕學生的誤解與誤識,削弱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馬英九此行所到景點,蘊含近代中國可歌可泣的歷史,見證了全體中國人為擺脫帝國主義侵略,走向自立自強付出的努力。馬英九一行實地參訪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身體驗,可以再次喚起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體驗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質進程,對與馬英九隨行的台灣青年學子來說,既是一場活生生的近代中國歷史課堂體驗,亦是一趟搭建兩岸同胞認同感與凝聚力的“心橋”難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