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秦剛:中美搞好世界受益
李希:聚焦正風肅紀反腐
渝前市長:未必是壞事
出口魚苗
美:對華出口撐近百萬崗位
星總理:今天中國已非過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2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渝前市長:未必是壞事

    談中國產業“孔雀東南飛”

    渝前市長:未必是壞事

    【中新社北京廿五日電】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廿五日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二○二三年年會時說,最近一段時期,一些產業看上去有“孔雀東南飛”的跡象,轉移到了東南亞等地區。從長遠來看,這種現象未必是壞事。

    在黃奇帆看來,上述“孔雀東南飛”的現象是由多重因素造成。一是美國對華貿易戰,很多原來“在中國、為美國”的產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轉移,目的是為了取得原產地認證,規避關稅壁壘。二是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綜合要素成本短期內的確有一定比較優勢。三是東南亞一些國家,如越南加入了不少自由貿易協定,自己也採取了很多力度比中國還大的稅收優惠措施。四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後,利用原產地累加規則,一些企業即使搬到東南亞了,也可以免關稅進入中國內地的市場,即實現“在東南亞、為中國”。

    分析五方面因素

    但他也認為,從多方面分析,長遠來看上述現象未必是壞事。一是轉移出去的不少產業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出於規避關稅壁壘的考慮,適當調整佈局。

    二是目前轉移出去的企業多以服裝鞋帽等對關稅壁壘較敏感的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雖有一些電子元器件,多以裝配組裝為主。這也是適應東南亞國家所處發展階段所需要的。而對中國主力出口的機電產品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產品,關稅壁壘不會形成大的影響。這幾年對美出口不降反升就是例證。

    三是隨着東南亞這些國家經濟增長,本地需求也會驅動“銷地產”的基本邏輯,所以一些跨國公司在東南亞開展佈局也合理,自然也會帶動原來在中國的配套企業跟着走出去。

    四是RCEP產業轉移的目的地基本上是RCEP成員國。隨着RCEP的實施,中國與RCEP國家將形成日益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聯繫,將來會出現“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RCEP” 、“在RCEP,為中國”、“在RCEP,為全球”等多種產銷的模式。那時中國大市場叠加RCEP大市場、中國的雙循環叠加RCEP大循環將深刻改變世界產業鏈供應鏈版圖。

    五是應對當前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更為重要的是要把握產業鏈佈局的主動權。要積極進行前瞻性佈局主動出擊,圍繞這些重點產業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集群。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