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的依循與等待
初春,我懷念有着絳紫色和清新木香的香椿、粉綠粉嫩的蠶豆、清脆柔嫩的雷筍,還有似玉如脂的清明河蝦。這些東西都是來自大自然的物候餽贈,只有春天的餐桌上才能嘗到。每年來到這時節,我都必定在休假日到街市逛逛,看看儲了一整年的期待,是否有足夠的運氣看到它們的現身。
香椿是北方椿樹的嫩芽,早在三月便上市了,據說今年在內地賣得特別貴,每一百克要價十五元。十多年前,我在四月初春遊北京,甫到埗,便在火車站內的一家小麵店菜牌上看到香椿豆腐。我以為是香蔥,但端上來的卻是鋪滿了碎碎的看似葉芽的大豆腐,一綠一白,淋了一圈芝麻油,那叫人眼前一亮。兩樣都是特別素淡的食材,配在一起卻有着絕妙的食味,清、鮮、軟、嫩,回味至今。
也是那次北京之行,某次晚餐,端上來一盤蠶豆燴黃魚塊,也是嫩鬥嫩了。我當時拿着長匙、簡直要獨吞那些蠶豆的模樣,每次回想都不禁莞爾。後來隔了很多年,才在拱北和義字街的菜檔買到新鮮的香椿和蠶豆,每年大約賣一個月,然後又得等到來年了。
清明河蝦無須遠求,那是昔日家鄉的名物,而且總也與家族團聚的各種場面連繫在一起,成為年少回憶裡清澈明亮的底色。然而,我也廿多年沒有回鄉掃墓了,故鄉的小河是否依然清澈?河水中活潑躍動的小蝦,是否也如水中琉璃般任人撈拾?
可惜整個三月裡,我都抽不出一天去逛逛五色雜陳的義字街,雪櫃裡長年放着的只是菜芯、菜花與彩椒。其實,往昔很多難能一見的食物,因為物流運輸的便捷,如今都變得並不稀罕,故而,那些只能年復一年等待現身的食物,尤其令人期盼和珍視。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