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民主殿堂”內的計時炸彈
沙伊復交體現多極世界
2023世界社工日:如何實踐社會多樣性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2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民主殿堂”內的計時炸彈

杜然


   “民主殿堂”內的計時炸彈

    美國長年累月主打“民主”品牌,動輒對世界其他國家指手劃腳。直至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上台,以顛倒黑白洗腦支持者,逐步將這間民主老店改頭換面。兩年前美國國會山莊暴動事件,更可能為美國這座“

    民主殿堂”,埋下跨世代的計時炸彈。

    FBI——特朗普助攻神隊友?

    二○二一年一月六日,美國國會宣佈拜登當選總統,同日,二千多名特朗普的支持者響應偶像號召,硬闖國會山莊,打亂了當時的計票認證程序。雖然認證程序僅具象徵性意義,但仍是美國大選不可或缺的一環。

    去年七月,美國眾議院就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舉行最後一次的夏季聽證會,詳細披露騷亂當天,特朗普在事件發生後三小時如何袖手旁觀,任由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線,在國會山莊內為所欲為。事件最終造成五人死亡,超過數百人受傷。聽證會結束不久,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卻突擊搜查特朗普住宅,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法庭披露的搜查令指FBI繳獲了絕密文件。特朗普否認行為不當,並表示搜獲的文件已被解密。

    FBI所謂“抄家”之舉,刺激了特朗普支持者的神經,有人甚至持械硬闖FBI在俄亥俄州的辦公室,最後在對峙過程中被警方擊斃。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引述消息人士指出,FBI和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一份聯合通報中警告,網絡上有不少聲言要在美國發動內戰或武裝叛亂的威脅,某些內容更指明要殺害與搜查行動有關的司法、執法和政府官員,甚至一名批准搜查令的聯邦法官。

    如此勞師動眾,刑事調查一位美國前總統,對FBI而言,也並非全無風險,稍一處理失當,反而加深特朗普在上屆總統大選落敗的“受害者”形象。美國資深白宮記者斯亞(Michael D. Shear)在《紐約時報》撰文,直指這是司法部長加蘭的一場豪賭,賭的就是民間對美國司法是否獨立的質疑甚至指責,部分民意更有先入為主的觀感:拜登是否想借司法部之手,對下屆美國大選的潛在對手先下手為強。

    團結美國淪為泡影

    有人或許質疑,美國三權分立,又何來司法不公、政治迫害之說?這就不得不提特朗普在任四年期間,對FBI和司法部不斷妖魔化,意圖破壞美國執法機構的合法性。任何對特朗普的調查,除了面對社會愈加撕裂的風險,司法部本身的信譽,同樣成為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的賭注。根據斯亞的分析,若FBI搜查所得的機密文件最終未能成為犯罪的重要證據,則無疑會加深“特朗普是司法不公的受害者”的既定印象。

    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表面看似政權和平轉移,但社會嚴重兩極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回看拜登上台時許諾的團結,更形同廢話一堆。拜登在就職典禮上曾以三句說話,概括了他期望在總統任期內完成的使命:凝聚美國、團結人民、團結國家。然而,任期過了一半,美國非但跟團結沾不上邊,相反更處於一種敵我意識強烈的分裂危機,國會騷亂更是其中最佳例子。

    諷刺的是,美國一直推崇自由公正的選舉,而這個旨在以和平方式解決社會分歧的機制,本身卻成為社會分裂的源頭,就連拜登勝選如此簡單直接的客觀事實,美國社會竟也無法一致接受。《紐約時報》的民意調查發現,認為民主受到威脅的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更多,從而產生以下疑問:真相往往是社會和解的先決條件。但當今美國,陰謀論和假新聞滿天飛,美國人對選舉機制及結果都意見分歧,國家又怎可能會團結起來?

    美國逐步自拆民主招牌

    從國會騷亂、聽證會結果,以至FBI在特朗普住宅搜出的機密文件,一連串的事件非但沒有否定特朗普,相反更促進右翼保守勢力的政治運動。而特朗普在大選後不肯認輸、揚言自己才是勝利者的謊言,不但沒有在民間消失,反而變成共和黨內的主流思想,甚至繼續支持這位前總統,這在現代美國可算是先例。近年,共和黨已透過一些州屬的立法機構,通過對投票設限的法律,使其更容易以黨派方式干預選舉管理,為下屆大選做好準備。這一連串動作背後的“理據”,仿如已經假定上屆大選存在不公及舞弊,如此現象,實在教人匪夷所思。

    如果國會事件是一場失敗的政變,聽證會上的報告已經清楚說明,特朗普就是這場政變的主腦。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利維斯基(Steven Levitsky)指特朗普雖貴為前總統,但行事風格草率,縝密思維欠奉,政治經驗不足,跟拉丁美洲不少政客有幾分相似。數年前,利維斯基出版暢銷書《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深度剖析其他國家如何顛覆他們曾一度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例如在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曾是政治素人,當初依靠民憤,反對他口中的腐敗統治精英,最後在一九九八年當選總統。查韋斯執政之初,兌現其選前承諾,一切按照民主程序,但後來藉着龐大的政治勢力,逐漸向威權統治靠攏,大舉對付反對黨、法官和媒體,取消總統任期限制,以便自己無限期掌權。

    利維斯基長年研究拉丁美洲政治,他直言如今美國的民主制度已亮起紅燈。當政客恫嚇媒體,拒絕接受選舉結果,妖魔化司法系統及情報單位,對憲法缺乏尊重,他們其實正巧妙地為威權統治創造客觀條件。利維斯基認為,美國民主護欄受損,歸根究底就是黨派兩極化:當彼此的分歧已超越了政策上的差異,種族與文化便成為社會衝突的爆發點。當兩極化持續下去,便是民主規範失控、步入威權統治之時。

    杜然(文化評論員)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