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6版: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錦繡鱘龍魚翅羹
細説咖啡發展史
走入Sandeman 砵酒博物館
馬蹄剁肉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細説咖啡發展史

小 啡


咖啡的起源與發展相當吸引

    細説咖啡發展史

    大鐵鍋中烘焙咖啡豆,簡單粗磨或在臼中搗碎,再放入陶鍋,加水與糖同煮,飲用時用小陶杯盛裝,這是最初埃塞俄比亞飲用咖啡的方式。九世紀以後,有文獻記載埃塞俄比亞的Kafa已經有當地人飲用咖啡了。

    十四世紀,因為被掠捕、販售到阿拉伯為奴的非洲人,將咖啡文化帶到阿拉伯半島,故而阿拉伯人開始認識並飲用咖啡,稱其為“咖花”。中世紀阿拉伯商人因貿易往來也推廣了咖啡文化,當駱駝商隊夜間宿營時,大家已經就着營火,用小鐵鍋烘焙咖啡豆,打發漫漫長夜。十五世紀中葉,咖啡被當成商品販售、大量種植,當時經由摩卡港(今天的也門,也寫作Mocha或Mokka)外銷,使之成為重要的咖啡交易中心。現在還有很多語言稱咖啡為摩卡,正是此緣故。

    咖啡傳入土耳其後,被稱之為咖威(kahve)。十六世紀後,在波斯與奧斯曼兩帝國廣泛流傳。隨着奧斯曼的勢力擴張而不斷向外傳播,包括敘利亞、埃及和東南歐,公共咖啡館已然隨處可見。

    此時不得不提的是,一五五四年,伊斯坦布爾也出現了第一家咖啡館,飲用咖啡的風氣及咖啡館的存在,受到許多穆斯林的反對。他們認為信徒為了夜間祈禱而藉助刺激性提神飲料是違反教義的,因為這種飲料令人陶醉、是有害的。咖啡飲用者不但被逐出清真寺,教士們也要求政府禁止,大概到了一八三九年,咖啡禁令才正式解除。

    這個時期奧斯曼商人除了保留阿拉伯人的咖啡製作工序外,另發展出“熱砂焗法”:拿一口鍋,放入細砂、加熱,小銅壺注水、加上咖啡豆攪拌,半埋入砂中加熱,可使加熱更為均勻,香氣襲人。今天如果去土耳其旅行,不難發現街頭隨處可見這種咖啡店,頗有特色。

    一五七三年,一位德國奧格斯堡的醫生前往Aleppo,首次見識了咖啡並記載此事,這是德意志地區較早的記錄。大約差不多時期,意大利也出現咖啡的記載。意大利人將土耳其的咖威,音轉成意大利語中的“咖啡”(caffè),再持續傳入法國及歐洲。

    十七世紀時,奧斯曼帝國與歐洲各國往來,並派遣大批使節前往歐洲。這些使節在各國宮廷中展現奧斯曼文化,也包括咖啡,讓歐洲人眼界大開。據說,當時還有在凡爾賽宮演示製作咖啡的方法。

    緊接着到了一六四五年,威尼斯出現歐洲第一家咖啡店,倫敦隨即跟進,一六五二年出現販賣咖啡的店舖,之後法國人阿梅尼亞人販售咖啡,漸漸地西歐人開始飲用咖啡,歐洲的咖啡需求不斷增加。顯而易見地,這個時候咖啡的供應成為必要。這是後話了。

    小  啡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