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習慣勿拋棄
還記得,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口罩難求;還記得,初開放時,快速包、連花清瘟等曾被炒到“天價”……曾經供不應求的防疫物資,伴隨各地開放政策,它們將何去何從?
以香港為例,隨着口罩令於三月一日取消,口罩似乎完成了“歷史任務”,大量新貨被棄掉。從網上社交群組見到,多區垃圾站都有人棄置抗疫物資,包括口罩、快速檢測包、酒精搓手液等,許多更是全新未開封,還未過期。不少網民看後批評浪費,呼籲有需要的人可自行“救走”。也有網民認為,無用口罩可捐予清潔工、護老院等仍需口罩的單位或機構,更有意義。
回看澳門小城,不見大批抗疫物資被棄,反倒是不少藥房、便利店等,推出口罩或防疫物資等優惠促銷,務求把存貨盡快沽清。不難發現的是,佩戴口罩範圍縮窄,但戴口罩的居民仍遠比不戴的多,是習慣?是懼怕?是……無論甚麼原因,相信大家對於口罩都有深刻的感受,居民或多或少都要重新適應。這幾年幼兒與老弱因有口罩保護,接觸常見的呼吸道病毒較少,除下口罩後,染病機會增加,亦需要提高警覺。
我們經歷了不一樣的三年,亦因新冠疫情,公眾衛生意識大大提高,除了勤洗手及多用酒精搓手液,不少家庭也習慣定期往渠口注入稀釋漂白水等。防疫物資可不買,但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應“
拋棄”,應該維持下去。
仙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