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鞋連理》帶來的聯想
四百多年來,澳門都是個由葡萄牙人管治的地方。風土人情、飲食、文化、生活方式等等,對外地遊客而言,都有着一種與別不同的感覺。譬如說,我們到處都有廟宇、教堂、佛堂、禮拜堂,不同信仰的教徒每年都有自己獨特的宗教活動;又譬如說,我們有在葡國本土也吃不到的“葡國雞飯”以及土生葡人獨創的澳式葡語(白話)等。這些活的“軟件”,都該像世遺景點那樣好好保存下來的。就語言方面來說,如果你把媽閣廟不唸成“馬”閣廟,不知道“大媽地”是西紅柿,“科架”是指假日,“科沙”指大,“妹度”指十分,“梳吧”指湯,“喇達”指盛食物的金屬盒,“都度”指全部……自稱自己是個老街坊或澳門通,不被老一輩的本地人見笑才怪呢!
文化是有“根”的。我不知道土生土長的中葡混血兒有沒有條件成為我們少數民族的一分子,但我卻相信“白話”及葡式中文口語是有一定的保留價值的。畢竟,這也是一點世界遺產呢!
我以為,《共鞋》此劇其中可取之處在於故事雖然屬虛構,但貼近生活,是個有人氣、由澳門人說出澳人的可信故事,不難引起觀眾共鳴。這樣的澳門人澳門事,縱、橫面都有不少的提升空間。如果每年一度藝術節上的土生葡人話劇也能把劇中人的生活圈子擴大有華語演員同台演出(加上有中葡文字幕說明),必能擦出更大的火花呢!
上世紀末由文化局(當年為文化司署)舉辦的澳門人澳門事劇本創作比賽中,公開組第一名的作品寫的是意大利神父利瑪竇來澳傳教的故事。不久前被有關部門問及劇本的下落,只是一直不見有甚麼進一步的迴響,憾事也!
周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