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8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請審議
新增千二萬人就業如何實現?
全國人大設十專門委員會
外媒關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外媒關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外媒關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五日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受到國際媒體的廣泛報道及高度關注。綜觀外媒報道,可以歸納出三大關注點,分別為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國防支出預算,以及有關台灣問題的表述。

    經濟增長目標

    關於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是增長百分之五,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成為各個媒體的關注核心。

    《紐約時報》評價,“中國在全球不確定中,設定了謹慎的增長目標”,並引用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的觀點,指“經濟復甦是未來一年中國經濟與金融政策的底色。”《紐約時報》認為,過去一年中國交出的成績單“比許多經濟學家預料的還要出色”,儘管剛走出新冠疫情的陰霾,但經濟已經呈現出強勁反彈。

    報道引述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今年一月份的百分之五十點一飆升至二月的百分之五十二點六,實現十數年以來最大幅度增長。這不僅是中國經濟復甦的信號,也是“今年全球經濟前景的積極預兆”。

    路透社報道稱,中國經濟規劃的目標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並使更多人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政府工作報告有“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表述,彭博社表示,在中美“芯片戰”的背景下,這體現了中國破局美國科技封鎖、“實現技術領域自力更生”的決心。

    香港《南華早報》引用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的觀點,指中國今年百分之五的增長目標,雖然不致“雄心勃勃”,但“為改革和降低債務水平提供了空間,而這兩者是確保長期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五左右的迫切需求”。

    郝福滿指出,“穩定是過去一年工作的關鍵詞”;在李克強約一小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定”一詞共出現三十次,“體現了政府如何面對國際動盪和疫情的挑戰,推動經濟穩中向好”。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亞非學院代理院長阿列克謝 · 馬斯洛夫表示,中國的消費將繼續增長,這對包括俄食品出口商在內的對華出口商來說是一個好兆頭。

    國防支出預算

    另一個受各地媒體的關注點,是中國的國防支出預算。財政部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發佈的政府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今年國防支出預算約為一萬五千五百三十七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二。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指出,即便中國有着世界第二大國防支出,仍然不到美國的百分之二十八。

    塔斯社引述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王超有關中國軍費增長的回應,強調中國軍費的增長,“既是應對複雜安全挑戰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國責任的需要”。塔斯社表示,中國國防支出佔GDP的比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同樣認為,儘管當前東亞地區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但中國的國防開支增長遠低於周邊部分國家的“兩位數增長”。

    台灣問題表述

    第三個關注點是有關台灣問題的表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定反‘獨’促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半島電視台認為,中國表明了追求和平統一的姿態,也就反分裂、反干涉、反“台獨”劃下“紅線”,為兩岸關係明確了方向。

    彭博社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台灣問題上的表述與去年基本一致,“顯示出儘管全球局勢趨於緊張,中國政府的對台政策仍保持了連貫性和延續性”,而不像美國軍方此前所渲染的。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