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角代表金元寶
俗語說“煎堆碌碌黃金滿屋”,油角卻並非現在網上所說的“油角彎彎家財百萬”。油角又稱“角仔”,熟悉古代錢幣史的話,當然明白金銀元寶在很長時間裡都是貴重財寶實物,故油角一直是元寶的指代物。年晚開爐炸油角也是一件大事,很多人家更是單獨用一天時間來製作的。
油角分油皮和酥皮兩種。窮人家多數製作油皮,以水和麵粉,加或不加入蛋汁都可以,製作品當然是較硬較實,皮厚的甚至可咬崩牙;酥皮是因為和麵粉時加入了豬油。以前人們無論如何都認為“越酥越好”,一是好食,二是顯示主人家有錢。但風水輪流轉,現在人們對加了豬油的食品避之則吉,連帶油角也變得硬實,口感變差,難以討人喜歡了。其實,以賀年食品來說,一年一次、淺嘗輒止,何苦委屈牙齒呢。
傳統油角的餡料大致包括花生碎、芝麻、椰絲和糖,全都是植物和種籽,糖則起到黏合的作用,若不放豬油的話,油角其實也是一種素食。這幾種餡料中,椰絲是油角又香又酥脆的重要口感來源,不過要花錢買,所以並不是必然餡料;白砂糖最便宜,因為農村到年底收割甘蔗,每家每戶都會獲分配數十斤白砂糖,不過,砂糖放得越多,油角越硬實越無味。
包油角是考驗姑娘們手巧的重要場合。油角包好後要掐邊,就像我們常見的辮子邊,掐得太密了會穿崩、掐得太疏了會炸開;加上又要好又要快的話,誰家姑娘心靈手巧、誰家姑娘腦笨手拙,一下子就暴露無遺。
包油角的壓軸就是包寶盒:拿兩塊油皮填滿餡料、掐一圈辮子邊,就成了一個圓圓的財寶盒,炸成品圓鼓鼓的,十分討喜,是要拿去神檯做供奉的。
包油角剩下的餡料可以拿去做煎薄罉,這是我的最愛。所以外公總是多留出一點餡料,待其他人走開後,祖孫倆享受一個溫馨的小食時光。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