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三輪車體驗助力旅業
大疫三年,“報復式旅遊”為本澳新春假期帶來小陽春,訪澳旅客逐步回升,經濟漸現曙光。但過往高負荷的旅遊模式並不符合當今潮流及社會發展,盲目追求客量只會重回疫前的旅遊承載力爭議。澳門在推動綜合旅遊均衡良性發展、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進程中,需要的應是永續性的旅遊。
疫情改變生活模式,加上網絡時代的變遷,旅客的旅遊形式及態度有了顯著變化,更着重於追求體驗感及融入度。不論是爭取首旅客或回頭客,除了要求旅遊目的地本身豐富的旅遊資源,也需要有更深度的浸沉式體驗。不難發現,疫後來澳的旅客不再局限於著名地標景點及博企度假村,一些世遺周邊、社區的犄角旮旯,甚至是隱匿於橫街小巷的小商舖、咖啡店,也可見年輕旅客的“打卡”人潮。追求新鮮視角、獨特體驗、網絡分享、凡事講求“旅遊+”的旅遊新模式下,吸引與留住旅客的方式,須與時俱進。
如何充分利用及創新旅遊元素,成為疫後旅遊新課題。其中,日漸式微的三輪車能否有翻身及轉型的機會,值得探討。以日本人力車為例,遊走於日本著名景點的人力車,近年備受旅客青睞,年輕、有活力的人力車夫搭載旅客遊走於景點周邊,不少人力車夫具備良好的外語及拍照能力,過程中向旅客介紹沿途景點歷史及當地文化,甚至是自己的私藏美食及旅遊名單。這些客製化的服務,予旅客而言,具有強烈的旅遊體驗感與互動性,不論是旅遊產品本身,也兼具獨特的“打卡”和社交平台的分享性。這為本澳三輪車產品發展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
本澳仍在經營的三輪車約三十輛,實際從業人員不多,年齡也偏大,加上宣傳不足、欠缺包裝,甚至交通條件等諸多限制,只能苟延殘喘。創新的“新馬路任我行”贏得口碑,創造了旅遊新想法的對話與碰撞,也是時候思考三輪車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為業界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將之打造成特色的旅遊產品,為旅遊業帶來新的元素,也可將本澳三輪車的歷史和功能延續下去。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