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旅社憧憬清明復活迎外遊小高峰
(一家之言)靈活人情味 為中小企加分
居民出遊意慾漲 機票價關鍵
網紅點讚大三巴VR體驗
交通配套落後 旅遊承載力存疑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居民出遊意慾漲 機票價關鍵

    居民出遊意慾漲  機票價關鍵

    【本報消息】防疫政策放寬後,居民出遊意慾提高。有居民指外遊首選東南亞等地,因疫後希望走出國門,澳門也有直飛航班。但當中機票價格是首要考慮問題,若機票太貴或會再等一等。

    居民陳小姐表示,由於疫下去旅行次數甚少,基本只到內地。隨着防疫政策放寬,走出國門的意慾大增,首選地點是韓國、日本、泰國,始終飛往東南亞國家的航班相對較多,必要時更可轉到香港出發。會選擇自助遊出行模式,認為時間上較易控制,除非是與家人同行,才會選擇跟團。雖然希望今年可“報復式出遊”,但工作關係並不允許,但就預計會把全年假期用於旅行,希望趁疫後出外走一走。

    至於旅遊預算,她坦言疫下難免影響收入,因此外遊時會看重機票價格。若出國來回機票不多於四千元,尚可接受。到達目的地後支出則該用則用,不會“慳住用”,因疫下三年並無出國外遊,消費慾增加也正常。

    應使則使預算減少

    居民張先生與太太疫下一直留澳,防疫政策放寬後打算出外旅行,首選地是內地城巿。他表示,雖然疫情殺傷力大減,但為身體着想,希望“睇定啲”,以免再度感染。且留意到澳門與內地的航班往來恢復得較快,更容易安排行程,因此內地遊也是極佳選擇,例如雲南。至於出國遊,他稱東南亞等地會是首選,但擔心機票價格太貴,“多人出遊實炒高”,希望來回機票可控制在兩千至三千元,否則會等一等。再者,由於有供樓壓力,出外旅行只求“散心”,會減少瘋狂購物或盲目出遊。他認為疫後也要控制開支,因此旅行預算必然會減少。

    居民林小姐打算今年與家人外遊,首選地同樣是東南亞國家,但未有打算跟團。她表示,跟團局限性太大,一方面不好控制時間,另一方面是行程太多,坦言疫後旅行的目的,是希望休閒一下,行程安排太滿反而不理想,在當地聘請地陪或更適合。預算方面則要視乎目的地,畢竟疫後旅行不希望“死慳”,但也不能盲目花費,或會待飛機航班穩定且機票價格合理再作安排,始終希望在澳出發。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