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經濟衰退 全球央行掀囤金潮
【中新社北京八日電】最新外匯儲備數據顯示,中國央行在今年一月增持黃金48萬盎司,這是自二二年十一月開始,其連續第三個月買入黃金。
中國央行進行的這一波“囤金”操作,令其在三個月內共增持248萬盎司,截至今年一月末黃金儲備達6,512萬盎司。
增加黃金配置的不僅是中國央行。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佈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黃金需求同比增18%,達4,741噸。其中,各國央行的大力度購金和持續走強的零售黃金投資是主要的驅動因素。
該報告稱,去年各國央行的年度購金需求達1,136噸,較二一年的450噸增1倍多,創下五十五年來新高。
作為無主權信用風險的全球“硬通貨”,黃金是央行儲備資產多元化的重要工具。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立新表示,去年是一個高通脹的時期,各國中央銀行或機構投資者增持黃金,是為實現儲備資產多樣化以分散其投資組合風險,這充分體現黃金傳統的保值和分散風險的作用。
避險情緒高漲
去年,美聯儲局調整貨幣政策,隨着加息逐漸步入尾聲,政策收緊力度趨緩,疊加海外通脹略回落,國際金價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波動上漲。從紐約商品交易所數據看,從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底,黃金價格漲逾18%。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指出,去年的黃金走勢,可概括為“先抑後揚”,當年第四季是整個市場的拐點,不僅美聯儲局加息預期逐漸下降,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也持續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金價強有力回升,疊加黃金現貨購買力顯著提升,包括中國春節因素及一些海外央行購買黃金,去年第四季初期金價達每盎司1,600美元左右。今年一至二月金價仍然向上,說明市場避險訴求依舊存在。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指出,作為金價上漲最有效的風向標之一,多國央行購金有望持續推動金價上行。另外,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避險情緒,以及對於海外經濟衰退的擔憂均對金價形成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