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工程何去何從?
八年前提出的內港擋潮閘計劃,經多年設計研究、仿真模擬,綜合考量“成本效益”,當局傾向按兵不動,待內港南泵站工程完成後視乎防洪效果再評估。然而,內港向是本澳水浸重災區,短期內小城在防洪排澇有何良策?
一七年“天鴿”、一八年“山竹”,連續兩年超強颱風襲澳,半個澳門成澤國,尤其前者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不少人猶有餘悸。特區政府痛定思痛,於一九年出台防災減災十年規劃,提出多項基建防洪排澇。迄今,有些完成建設並發揮效用,但亦有不少仍是一紙文案。據政府介紹,內港擋潮閘工程、外港堤圍優化工程、內港防洪牆安裝工程及司打口蓄洪池工程被列為遠期項目,須待短、中期工程完成後,觀察其效果再評估是否落實建設。
其中,內港擋潮閘工程早於一四年醞釀,至上述兩場風災過後,正式列入基建計劃。研究多年,仿真驗證結果至今才面世。然而,結果並不代表結論,運輸工務司司長坦言該項目建設投資數十億,每年維修保養更是“億億聲”,使用次數亦不會多,認為不興建的機會較大。
特首前年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直言內港擋潮閘是“大白象”工程。擋潮閘興建與否,建設部門應“心中有數”,早應“兩條腿”走路,在仿真驗證研究出台前,積極研究內港沿岸興建其他基建以緩解內港水浸。內港治水難,但再難也要做。現在予坊間的觀感是,當局似乎“押注”於兩大泵站工程,其他呢?好像沒有其他了。
天災不會“等你準備好”才來,沒有人能預測下一個“百年一遇”何時殺到。既然前年完工的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起到效果,分三期建設的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更應抓緊工程進度。若認為內港擋潮閘是“大白象”不值,當局應否做好兩手準備,整體檢視和修訂防災減災十年規劃,謀劃更具效益的治水良策?若內港的城市佈局有實際困難,有沒有更大的決心推動共識、協調碼頭搬遷,創設條件完善治水基建?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