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長線釣大魚
揮春中常見的吉祥語中,有“年年有餘”。由於“餘”、“魚”音同,年畫中每以“魚”而諧“餘”。粵俚中也有類似的,如“法國大餐”,其歇後語是“多魚”。兩者相比,便顯得積蓄過多,不但沒用,亦沒有意思,譬如財富,每是貪多務得。結果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或謂財富可以留給子孫。不過有人說:“子孫不如我,要錢做甚麼;子孫勝過我,要錢做甚麼。”誠不刋之論也。
求魚,務須垂釣。《莊子 · 外物》其中第三節,說有任國之公子做了一個粗黑繩的大釣鈎,以五十頭犍牛作餌,他蹲在會稽山上,投竿於東海,天天在那裡垂釣,整年而未有所獲。忽而大魚來呑餌,牽動大釣沉下水去,翻騰而奮鰭,白波湧起如山,海水震蕩,聲如鬼神,震驚千里。任公子釣得此魚,剖開臘乾,從浙江以東,蒼梧以北,沒有人不飽吃這條魚。這篇寓言,在於喻經世者當志於大成。俗俚說的“放長線,釣大魚”,想是由此而來。俗語又說:“釣魚要忍,打蛇要狠。”任公子整年而未獲,終得巨魚,正是從一個“忍”字得來。
我看過一段越語視頻,不是釣魚,竟是釣雀(Câu Chim)。釣者於樹陰之下,築高臺,其實是一個棚架,他坐於高架上,執釣竿,以蚱蜢為餌,遠遠見到有鳥飛來,便把釣竿一揚,鳥兒不防範有鈎的一着,張口飛迎,從不落空,不一會,已“一隻一隻又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其收穫遠比釣魚快得多。
除了釣魚、釣雀之外,還有釣金龜。金龜原指以金鑄成的龜紐官印,後用以喻王侯貴胄,富家公子。把這類“金龜”釣來作女婿。是為釣金龜。而更高層次的是釣譽,有謂“釣名沽譽”或曰“沽名釣譽”。《紅樓夢》三十六回:“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子,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
切記:凡是有關“釣”的, 其釣有餌,亦必有鈎。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