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說做人的意義
《太平御覽》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懷《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我讀過魏了翁的《醉落魄》是有關人日的,詞云: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後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作者以告誡的語氣告訴人們:人日中的“人”的種種活動與期望,古往今來都如此,人是向上的,都在追求美好、幸福。能夠領會到做人的道理,都像在“人日”中意識到“人”的意義,那麼天天都是“人日”了。事實上很多所謂“人”,他們雖生人世上,未必就是人。
除了詞之外,有關“人日”的還有詩,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杜二拾遺就是杜甫,他排行第二,至德二年,授官左拾遺,而詩中仍稱其舊職。詩云: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柳長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
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上元二年高適任蜀州刺史時以此詩寄贈杜甫,這是他晚年詩作中最動人的一篇,他以個人的遭遇與國家結合在一起。表面是懷友思鄉,實則抒發對杜甫坎坷遭遇的同情。他把這種愁思中的社會內容加以深化,表現出對國事的憂傷。讀此詩最令人感觸的是:“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世事瞬息萬變,我們是無法逆料的,遺憾的是生不逢時。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