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演員新生代呈新時代風貌
穗港澳粵劇日展演賀歲
新防疫政策下,穗港澳文化藝術交流重新啟動,延期舉辦的“粵韻歌盛世· 魅力大灣區”第十九屆穗港澳粵劇日展演今個春節前,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順利舉行。粵港澳三地知名粵劇藝術家和名唱家,同台獻演不同風格、流派的粵劇粵曲節目,呈現新時代粵劇表演藝術的異彩紛呈,展示粵劇藝術的迷人魅力。
體現精湛技藝
粵劇是嶺南傳統戲曲,有着數千年歷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我國“申遺”成功的第二個中國劇種。荔灣是粵劇發源地,粵劇以歷史悠久、名伶眾多而為人所知。
為加強穗港澳文化合作交流,弘揚粵劇藝術,集中體現曲藝家的精湛技藝,自二○○三年起,穗港澳三地政府確定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為“穗港澳粵劇日”,並從二○○六年開始永久落戶荔灣。
是次穗港澳粵劇日展演現場,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曾慧(澳門)與著名青年文武生司馬祥帶來經典折子戲《隋宮十載菱花夢》;中國曲藝家協會香港會員聯誼會代表梁啟康(香港)與粵劇名家黃偉香上演經典折子戲《蘇小妹三難新郎》;著名青年粵劇文武生陳振江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戲劇協會會長李卉茵(澳門)合作演出折子戲《牡丹亭》之“遊園驚夢”;著名青年粵劇花旦李嘉宜、粵劇文武生吳浩劍等帶來粵劇折子戲《平貴回窯》、《十八羅漢收大鵬》、《武松大鬧獅子樓》等經典曲目同台交流。
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形式,展示新時代粵劇藝術發展的新成果,推動穗港澳文化交流互鑑,展現大灣區粵曲薪火相傳的使命擔當,營造喜慶祥和、幸福美滿的迎春氛圍。
澳演員獻身手
為展現粵劇薪火相傳,二○二二年荔灣區非遺項目的粵劇紅船木人樁展示粵劇武打展示,來自澳門的李健豪與八和子弟展演“粵劇紅船木人樁一百○八式”,呈現粵劇紅船木人樁以樁身、樁手、樁腳,創造出“天王托塔”、“霸王夜宴”等形態。
澳門的曾慧師徒帶來的折子戲,讓現場觀眾看得投入。曾慧表示,除了日常演出外,培養粵劇傳承人是曾慧近年的重要工作,在澳門想方設法開班授徒,教授澳門小學生學唱粵劇,令粵劇在澳門不斷發展。
同樣來自澳門的李卉茵此前表演的都是崑曲,此次首度以粵劇來演繹《牡丹亭》。她直言當中有許多困難,崑曲和粵劇兩個戲種間語言、衣服、身段等都不相同,在搭檔幫助和鼓勵下,在本次表演中加入巧思,通過演呈現幾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