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家庭倫理劇《貝茨旅館》
通關後,好多居民已經過香港開始久違的小旅程,不過對於筆者來說,能忙裡偷閒看看劇,已相當安慰。
今次介紹的《貝茨旅館》,是電影《精神病患者》的前傳,故事講述淪為變態殺人狂之前的諾曼·貝茨,與其母親諾瑪 · 貝茨在小鎮上經歷的離奇而詭異的故事。
《貝茨旅館》將一九六〇年希區柯克版《精神病患者》中未曾解釋的前因後果一一闡明,在保持快節奏敘事的前提下,同時塑造出一種復古的懸疑氣氛,堪稱向經典致敬卻又不落俗套的劇集。
但在筆者看來,《貝茨旅館》更多的是一部家庭倫理劇。拿着丈夫死亡保險金的諾瑪帶着兒子諾曼來到陌生小鎮,她盤下了一家汽車旅館,想開始新的生活。但不難發現諾瑪是個有“秘密”的女人。初來乍到,孤兒寡母受人欺凌,諾曼母子錯手殺死了前來挑釁的流氓。而為了隱瞞這樁意外殺人事件,貝茨旅館內血腥而詭異的故事由此展開。
生活在母親控制下的諾曼,在幻覺中虐殺了自己的女老師,但他自己卻渾然不知,確實有懸疑色彩;母親既寵溺諾曼,又恐懼他的變態與失衡,而這一切罪惡就像旋渦一樣,以不可逆轉的速度將所有人捲了進來。
劇集不斷鋪墊,不管是鏡頭還是台詞,都暗示了一個內斂、渴望有自己新生活新朋友的少年,裹足於母親的控制,而慢慢讓自己的第二人格發育成熟,甚至肆意變態地犯罪。
由費迪夏摩亞飾演的諾曼,外表真的毫無殺傷力,但是演起變態來確實十分可恨,那麼多無辜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命喪他手,就為了滿足他一個人的愛。他內心無法理智處理與其母親相關的事情。極度沒有安全感的他,更害怕失去母親,最後不得不採取極端手段留住諾瑪。
他性壓抑的根源在於母親曾經的指責,讓他本能認為這是不道德的。而在這些一來一往的矛盾拉扯中,一步步加劇了他的分裂。任何輕微的對諾瑪的侮辱,都會讓諾曼失控到暴怒,劇中場景不多,但每每發生時,無疑是對他病情的雪上加霜。用懸疑劇來寫家庭倫理關係,看似殘忍,但又讓人信服當中親情關係的缺失。這是部值得一看的劇集。
文:一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