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聯精神一以貫之
二○二二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一周年。中國共產黨與共青團有着密切關係,早在一九二二年五月五日,共青團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關懷和領導下宣告成立,此後,無論風雲變幻、滄海桑田,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和人民奮鬥的忠貞初心始終未變。
長期以來,包括共青團員在內的所有共產黨人奮鬥的腳步從未停止,引領着他們不斷向前的力量,始終離不開精神的支撐。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共產黨人則有不同的精神表現,革命時期可以概括為革命精神、建設時期可以概括為艱苦創業精神、改革開放時期可以概括為改革開放精神等,種種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發展強大的動力,使之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今天談澳門學聯精神,澳門學聯究竟具備哪些精神特質,使各時期的學聯人凝心聚力、團結前行?筆者認為學聯精神與祖國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息息相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國的成立,澳門學聯成員受到了巨大的愛國熱潮鼓舞,急切希望成立澳門學生自己的組織,加強團結澳門學生,當時正就讀聖若瑟中學的冼為鏗看準時機,通過發出《為組織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告闔澳同學書》,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下旬成立學聯籌備委員會,透過澳門各校同學的關係把學生組織起來,並於一九五○年五月四日青年節正式成立澳門學聯。
一九五○年五月四日刊載於《大眾報》有關《為慶祝五四青年節,澳門學聯總會成立——告澳門青年書》一文,就有這樣的記載:“今天的‘五 · 四’,是澳門青年慶祝自己大團結的戰鬥的節日。代表全澳學生統一的組織——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在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今天,宣告正式成立了……進步的青年們必須在廣大青年同胞中進行宣教工作,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事例與根據廣大青年切身的體驗,進行深入的四擁五愛教育(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毛主席、擁護人民政府、擁護人民解放軍、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產),使廣大青年同胞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毛主席、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軍才是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的解放者和保育者。”這份《告澳門青年書》充分展現了澳門學聯成立的初衷及與中國共產黨密切的關係,也充分體驗學聯作為第一個全澳性的青年學生組織,肩負起團結澳門學生的重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在傳承學聯精神,首先一定要搞清楚學聯從哪裡來?為甚麼能走到今天?這些問題搞清楚了,我們就會明白為甚麼要尊重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甚麼要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甚麼堅持“愛國者治澳”的根本原則。澳門學聯就是在這種愛國思潮下於一九五○年五月四日成立。自成立以來,澳門學聯秉持愛國愛澳、團結學子、無私奉獻、與時俱進的精神,矢志服務澳門青年學生,弘揚愛國愛澳精神。
愛國愛澳
愛國愛澳一直是澳門學聯的核心價值,主要表現在無畏無懼、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政議政及支持澳門特區施政等各領域均全能體驗。
無畏無懼:澳門學聯無論面對創會初期惡劣的政治環境、又或因參與愛國活動遭到部分學校開除的學聯人從未退縮畏懼,而是更加團結一致,更加堅定他們的愛國之心。如早在澳門學聯成立初期,澳門學聯便受到當年敵對勢力的人生威脅,據創會主席冼為鏗所憶述:“一九五○年就在商會二樓接到蔣特電話,冒充會員說要一槍殺死他,威脅他不要再在公開場合講話。”冼為鏗並沒有畏懼,而是更加堅定參加學聯工作,因為他深深知道,學聯是愛國愛澳的學生團體,只要堅持參加學聯工作,團結更多的各校學生,愛國愛澳價值觀便可在澳門各校中扎根,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澳門學聯自成立起,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國家的號召。如在成立初期,便組織學習小組,圍繞以新中國為主題的核心內容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對新中國的認識。號召全澳各校同學,透過遊藝晚會、園遊會、慶祝會、座談會等學習“五 · 四”精神,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積極協助高中畢業同學,回內地升讀大學,為國家為澳門培養人才;同時也安排澳門各校同學返內地觀光學習,藉以讓同學認識新中國的發展。此後,澳門學聯因應國家不同的發展,繼續精心策劃各類型的愛國活動,使同學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認識祖國,如近年澳門學聯舉辦的大灣區交流活動,目的是讓澳門學生拓闊視野,感受國家成就,進一步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
此外,澳門學聯也着眼於國家的發展大局,與祖國唇齒相依、休戚與共,如在二○一二年,日本政府將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國有化”,撥款“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和遏制日本採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當時澳門學聯即時出版《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專題特刊,並於澳門多處向廣大澳門居民派發,透過歷史文獻資料,證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宣揚了愛國主義,也闡明澳門學聯對日本的侵略行為絕不姑息、不妥協,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意志、堅定不移的嚴正立場。
積極參政議政:澳門學聯早於二○○一年,澳門回歸後的首個立法會選舉中(即澳門第二屆立法會),當時的學聯副理事長高展明即加入“同心協進會”參與立法會選舉。其後,澳門學聯也有派員繼續參選,如二○○九年,第四屆澳門立法會選舉,當時派出時任理事長翁少鴻加入“群力促進會”參選。二○一七年,時任學聯理事長李兆祖加入“美好家園聯盟”參選。二○二一年,時任學聯副秘書長施妮娜加入“美好家園聯盟”參選。在參選過程中,他們以學生代表的身份競選立法會議席,代表了澳門廣大學生利益,把學聯為學生爭取福利的理念宣揚出去,除讓更多學生認識學聯,更讓居民知道學生也有義務、有能力參政議政,關心社會、影響社會。
支持澳門特區施政: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祖國,澳門學聯進一步發揚熱愛祖國、熱愛澳門、關心同學、服務社會的光榮傳統,為新生的澳門特區政府的繁榮安定、為“一國兩制”方針的順利實施,以及促進國家和平統一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澳門回歸後,澳門學聯配合東亞運動會、亞洲室內運動會等各項盛事,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積極向大眾推廣澳門基本法、大力支持《維護國家安全法》的通過。在二○二○年疫情期間,為配合澳門特區新一輪施政,澳門學聯結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收集的青年民意和民情,對澳門特區提供多項政策建議,包括繼續完善教育政策、青年住屋、人才規劃、打造澳門愛國教育基地、預防性犯罪、學生心理支援、反校園欺凌、政治人才引入等,以供澳門特區政府作施政參考之用。
團結學子
團結同學一直是澳門學聯的宗旨,七十二年以來一直秉持樂於為同學服務的心,凝聚各界同學。早在一九五○年,澳門學聯成立前夕,澳門學聯章程(草案)第一章總則第二條就明確指出:“本會宗旨為團結全澳同學互相扶助,謀取同學福利,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培養自己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材。”其成立理念及目標,一直影響並傳承至今。
在不同時期,澳門學聯舉辦不同類形的活動團結同學、凝聚學子。如組織溫習班,推動同學們互助互學,共同進步;開辦第二課堂,如英文班、普通話班、美術班、礦石收音機班、電工班等,既加強了學生的團結,也讓參加學生提高技能。在文體方面,學聯開辦多項比賽如環山賽、書法賽、乒乓球賽、棋藝比賽和珠算比賽等。在娛樂方面,學聯舉辦文藝會、電影會、音樂欣賞會;組織燒烤活動、單車遊活動等,還組織各校同學返內地參觀交流、增廣見聞。
另外,澳門學聯還幫助及解決同學升學困難的問題。澳門學聯成立初期,便向清貧學生發放助學金,一直至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仍在持續發放,為澳門數以萬名以上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澳門學聯辦夜校,幫助失學兒童及青年再就學再培訓。據統計,學聯夜校自一九五○年成立至一九五九年結束,9年來培育近1,000名失學兒童及青年。以上這些都體現學聯關心同學就學,以及同學們發揚團結互助精神的具體表現。
近年,為深化大學生的聯繫及團結工作,澳門學聯積極拜訪各院校學生會及屬會,增加了書院的合作而擴大了受眾族群,促進了彼此互動交流,開拓了共同探討學生事務工作的基石。
無私奉獻
“一班人的力量很大,你並不孤單。”澳門學聯自成立起,就是憑着有你有我、無私奉獻的精神,迎難而上,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團結了澳門學生,發展了愛國愛澳的事業。
作為學聯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無處不在,這種精神體現為學聯人自強不息、吃苦耐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甘願為學聯付出。澳門學聯成立以來,舉辦的各類型活動都凝聚同學的心血和付出,無論是環山賽的賽前賽後,各方的協調籌備工作;出版刊物的徵稿、校閱、排版、印刷等各方面的艱辛;書法比賽的宣傳組織,到動員的各個細節,他們的貢獻和付出多是默默無聲、不為外人所察覺的,可謂點滴在心中,苦樂自知。
1.學聯在籌備和成立初期,學聯成員已是廢寢忘食、積極參與。
澳門學聯創會主席冼為鏗在多個場合都表示:“澳門學聯在籌備和成立初期,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大家滿腔熱情,工作起來廢寢忘食、幹勁充足。如在一九四九年除夕,澳門學聯籌委會假座鏡湖醫院禮堂舉行聯歡大會,當時鏡湖醫院禮堂沒有座位,要從現在的濠江幼稚園(當時的濠江中學)借用400多張書桌和櫈子,他們上下一心,由主席(籌備時稱為總務)到會員,就用大型的木板車,你推我拉地把400多張書桌和櫈子,搬到會場,第二天又從會場運回學校。那時候近100個會員全體總動員,既要打掃會場、搬運座椅,又要掛橫額、貼標語、佈置和恢復會場;既要編印場刊、入場券,又要動員觀眾,接待來賓……總之忙得不亦樂乎,大家一點也不以為苦、不怕勞累,因為大家一心為的就是學聯。”
2.學聯刊物出版,苦樂在心。
澳門學聯自成立以來,出版的刊物數量多不勝數,每一本刊物的出版,背後都凝聚不同時期負責人的心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任學聯副主席黃楓樺,兼任《學聯報》(後命名《澳門學生》)主編,他亦曾分享:“在每一次出版《學聯報》,當時每一名編輯都要身兼數職,選稿、分版、編輯、審稿、校對,往往要忙到凌晨二、三點才能回家。每年的‘五 · 四’與國慶這兩個大型節日,編輯們往往都會通宵達旦,忙碌地準備相關報道為活動宣傳。”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澳門學生》交由時任編委會副主任兼經理楊道炘負責,他曾表示:“我們跟進《澳門學生》不單只是沒有受薪、沒有使用任何公款,當年為了方便,我們召開編輯會議,選擇去板樟堂附近的餐廳,更是自己掏腰包的,現在的學生,怎能理解我們當時為做好一件事,情願自己付錢的心情呢?”
至今,澳門學聯出版的刊物《澳門學生》、《求學澳門》等交由筆者負責,筆者利用業餘時間負責出版工作,故不少編委已在筆者家中留下或多或少的足跡,召開編輯會議、商量主題、設計排版、校對等各方面工作,有時候因夜深了,還自費掏錢給他們乘坐的士返家,若太晚了,索性在家中留宿至天明,所以前輩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筆者能夠體會。
與時俱進
澳門學聯自成立以來,為學生服務之心一直未變,始終因應社會的發展趨勢而適時不斷求變,這種求變在學聯方方面面均能體驗,諸如開展活動、創辦委員會、電子會務等等。
開展活動: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澳門學聯舉辦的活動並不是墨守成規的,而是因應社會發展所需,經過深思熟慮策劃舉辦的,如全澳學生環山跑比賽、小學生常識問答比賽、全澳學生毛筆書法比賽、澳門學生形象大使選拔賽等。如以全澳學生環山跑比賽為例,當年就是根據社會實際情況而提出明確宗旨:“發展澳門學生體育運動,加強各校同學團結。”以運動來團結各校同學,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可更為廣泛、有效地團結各校學生。
創辦委員會:目前,澳門學聯轄下設有7個委員會,包括編輯委員會、少年警訊活動委員會、學界常設活動委員會、學聯之友活動委員會、時事關注委員會、影攝創作委員會、歷史文化委員會,這些委員會都是根據社會不同時期的發展所需而創辦的,如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少年警訊活動委員會,當年社會治安和秩序比較令人憂心,成立少年警訊,希望發掘青少年見義勇為的潛能、致力於加強警民合作,發放正能量。又如成立於二○一○年的影攝創作委員會,主要是因應近年網絡平台急速發展,希望推出網絡型綜合節目,全面打造屬於大學生的創作平台。
創新媒體宣傳:二○一六年起,澳門學聯網站進行革新,擴展伺服器容量迎接更大瀏覽量,升級系統和加強保安,並重新設計網站介面,簡約清新的設計,豐富多樣的資訊,吸引青少年關注澳門學聯工作,網站瀏覽量逐漸提升。同時,為迎合年輕人的網絡使用習慣,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設置專頁,並開設“微信”公眾號和instagram,風雨不改地每天對外發放資訊,豐富澳門學聯會務的宣傳渠道。
結 語
七十二來年,學聯人就是秉持學聯精神,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展示澳門人亦為學聯人堅強鬥志、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時代色彩;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治國治澳人材,當中包括曾擔任或現任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行政委員會成員、校長、教師、社團負責人、公職等,他們雖身從不同的崗位,肩負不同的職責,但同樣擁有一顆學聯人愛國愛澳、無私奉獻的心。
形成初心不容易,堅持初心更難。作為學聯人,我們必須兼備中國共產黨精神、共青團精神、澳門學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為澳門的繁榮穩定而努力。青年學生,努力奮鬥、永葆青春!
歐陽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