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多地潮青議事業創新路
婦聯親子認識多元行業
經民聯參觀中國科學家展
傳承棚藝多想多做
頌缽工作坊助照顧者紓壓
青年藝文協參與漢服文化周
北京政協會議周六開幕
住宅外牆冷氣機起火有可疑
今起赴泰須購新冠旅險
七旬翁墮網騙失逾兩萬
作出“暴露行為”的法律後果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月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傳承棚藝多想多做

悅 鳴

    傳承棚藝多想多做

    有搭棚組織巧富心思,選取路環區某工地搭建數個棚藝作品,公諸同好,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搭棚工藝,立體呈現既傳統,又不乏創新元素的竹棚項目。

    街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不同的棚藝項目。例如每年一屆的格蘭披治大賽車,賽會總着工人於幾個位置搭建看台,供觀眾欣賞賽事。數十年前坊間慶祝國慶,也會在各區搭建牌樓,與眾同樂。

    再者,街坊慶祝廟宇節慶時,慣例在社區搭建戲棚,為坊眾上演粵劇或折子戲。如疫情前的天后賀誕,團體於媽閣廟前地搭建竹棚,以供上演各項賀誕演出,這些都是重要的集體回憶。

    近年,搭棚工藝成功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喜可賀。但據業者反映,宣傳力度不足,未來仍需努力,否則此類傳統項目難深入民心,在傳承與發揚上更會遇上危機。有行家建言政府多想多做,對有關項目傳承人及單位等加強關注及支援,即扶持政策及資金要到位,以免“得個講字”,流於形式。

    展望新一年,當局宜積極協助搭棚業者盡快推出專門和規範的操作標準和安全指引,提升搭棚技藝安全系數。通過持續宣講,推出鼓勵措施,吸引青年入行,以利行業傳承和發展,多平台、多渠道善用棚藝資源,藉項目講好澳門故事。

    悅   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