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糧食供求的經濟密碼
經濟與生活息息相關,但當提起關於經濟的書籍,第一時間大概想到教科書或學術論著。而將經濟學理論,以深入淺出、普羅大眾都能明白的方式,解釋生活中各種經濟現象,韓裔經濟學家張夏準,無疑是其中的高手之一。
毋須具備太多經濟學知識,卻仍然能理解基本內容,是閲讀張夏準作品的好處之一,看似舉重若輕,其實足見其深厚功力。張夏準出生於韓國一個小康家庭,後負笈英國,獲得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後,曾在該校任教,現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經濟學,也是英國《衛報》專欄作家。他亦曾擔任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的顧問。
這位曾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影響深遠的經濟學家,過去二十年寫過不少關於經濟政策的著作,他的《踢走梯子:歷史眼光下的發展策略》,更令他一舉成名。在這本屢獲殊榮的著作中,張夏準一反主流經濟論述,直指所有發達國家的致富之道,皆有賴於政府積極干預經濟。他點名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批評他們阻撓發展中國家脫貧。七年前,英國脫歐公投前夕,張夏準在《衛報》撰文,指不論英國脫歐與否,都無法擺脫其長期過度依賴金融業而忽略製造業的結構性問題,更反駁在後工業知識經濟年代,製造業不再重要的說法。他舉例瑞士這個全球人均製造貨品產量最高的國家,藉此強調製造業始終是確保國家長遠經濟繁榮的主要來源。
如果讀者單看書名,以為張夏準想以經濟學者身份,撈過界當食家,那恐怕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為嚴格來說,《餐桌上的經濟學》不過是以十八種日常食物為切入點,藉着講解每一種食物背後的故事,向讀者解釋經濟學概念外,張夏準亦一如既往,挑戰當今經濟學主流的說法,促使讀者反思主導當今世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以因應全球秩序的大變局。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每一口食物,其實都有相關文化因素、經濟歷史和貿易政策推動,這不只影響人類的經濟行為,更塑造了社會的價值判斷和公共政策。在《餐桌上的經濟學》中,作者以歷史角度,配合經濟學實證分析,加上詼諧的寫作風格,試圖揭開現代經濟背後的真面目。譬如熱帶地區多窮國,為什麼當地的國民只想撿椰子?幾乎人見人愛的朱古力,究竟藏着什麼瑞士人富裕的秘密?又例如讓牛肉在全球自由貿易,但説到底又是誰的“自由”?
在《餐桌上的經濟學》中,張夏準除了討論自動化、產業升級、公平貿易、製造業對一國經濟的重要性等經濟議題外,亦希望解釋這些跟時局密切相關的經濟學概念,正如何影響着貧富差距、公共衛生與氣候變遷等問題,企圖破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對“華盛頓共識”的迷思,即一套以新自由主義為基礎,針對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理論。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