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卅八博物館線上說航海故事
粵港澳外銷畫專展串連中西
粵聯建元宇宙辦數字展
關於發生工作意外後的通知
鎖好門窗歡度新年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卅八博物館線上說航海故事

本報記者 張馳 報道


澳門海事博物館在線設展


“一館一物說航海”大型數字 展線上開展

    “一館一物”策展模式

    卅八博物館線上說航海故事

    為助力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強航海類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合作,踐行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博物館向公眾提供航海文化資源的社會使命,包括澳門海事博物館在內的卅八家博物館,正聯袂在線上舉辦“一館一物說航海”大型數字展,讓文物以“文化+科技”為橋,真正走進公眾生活。

    (廣州廿五日電)

    本報記者  張馳  報道

    本項目啟動以來,得到航海類文博機構的積極響應,共有中國航海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海事博物館等卅六家航海專委會成員參與此次展覽。香港海事博物館和澳門海事博物館積極響應,共有卅八家博物館聯袂參展。

    展品時間跨度大

    展覽採用“一館一物”的策展模式,即每家參展單位挑選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參展,最終共有卅八件精品航海類展品參展。這些展品時間跨度大,文物種類豐富,如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反映古代貿易與文化交融的藍色玻璃碗、長沙窯黃釉褐彩貼花執壺、金雙重頂鏈犀角形牌飾項鏈,見證近代曲折歷史的“大清光緒二十年”福州船政“通濟艦”舵輪、北洋海軍成軍紀念金盃,體現民眾信仰的元基督教四翼天使石刻、石雕彩繪媽祖像等。

    澳門海事博覽館以二十世紀的貼金媽祖木雕神像及神龕時代參展,展出高卅八點七厘米,寬廿一點四厘米,深十五厘米,澳門漁民於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這尊媽祖神像用以保佑出海時平安順遂,今時今日雖然神龕神像的功能、擺放位置發生諸多變化,不變是人們對於美好安穩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四章節主題新穎

    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的航海歷史,是古代海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國航海文化源遠流長,留下無數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財富。是次展覽共分為四章節。第一章以舟船為牽引,將古船與航海科技、航海保障串聯在一起,描繪一幅中國航海史的畫卷。第二章以貿易為主題,從漢唐到宋元明清,一件件精美的器物講述了古代中國與世界的聯通,體現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碰撞。

    第三章的主題是抗爭,近代以來,中國的航海業逐漸落後於西方,為了鞏固國防,無數志士仁人在曲折中呼喚新生,譜寫一曲向海圖強的英雄戰歌。第四章的主題是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不同的信仰,相同的是對平安幸福的追求和渴望。

    數字藏品獻觀眾

    此次數字展是博物館數字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展覽以數字藏品為依托,完成從搭建展館、佈置展廳、渲染展示環境等一系列“雲策展”流程,突破時空的限制,使眾多文物在虛擬空間相聚。策展團隊派出技術工作組奔赴遼寧、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湖北等地實地數字採集,經過後期製作和反覆修改,最終在展覽正式與觀眾見面。

    為更生動地詮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航海文化,策展團隊大膽採用故事性的語言,並配以豐富的圖文影像資料,以期激發傳統文化的活力,也讓更多文化創作者、愛好者一起參與其中,講好中國故事,助推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