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進的社會服務
經歷了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不少弱勢群體處於更不利的環境,而特區政府於財政異常緊張下,仍然穩定社會服務的規劃,可以有效穩定民生民心。應知過去特區政府都有就著重要事情定下短中長期政策目標,包括“澳門婦女發展目標”、“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和“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並且依循具科學規劃去有序地發展社會服務和政策,讓澳門社會取得一定成效,例如貧富差距不斷降低,以及澳門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斷改善。但是在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提升社會保障制度的成效便可看成明年度施政報告的重要一環,這便成為特區政府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的主調——“穩中求進”。
澳門長期未能有效地提升出生率,看似是婦幼政策未能跟上,但是低出生率已經變得很普遍,甚至我國也積極地推動三孩政策,更有近期澳門也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社會觀念轉變的影響。事實上,婦女和幼兒的社會服務和政策是不斷地完善之中,例如澳門社會保障基金的生育津貼於二〇一八年大幅調升至五千澳門元,二〇二〇年一月再調升至五千四百一十八澳門元,這些津貼金額也會跟隨其他社保基金的保障金額調整(例如養老金),並結合其他相關政策對接起來,可以積極推動家庭友善政策(例如增加產假和男士侍產假)和嬰幼兒早療服務。此外,近年澳門非高等教育的質素不斷地提高,從而大大紓緩家庭的育兒壓力。特區政府的婦幼政策不是停留於“育”,更看重於“教”,因此特區政府便推出“嬰幼兒閱讀有禮計劃”和“嬰幼兒閱讀空間優化計劃”。應知閱讀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於嬰幼兒階段便開始培養閱讀習慣,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新一代的學習能力。“加強乳癌的篩查和防治”也可看成提升婦女的公共衛生服務質素。可見,特區政府努力為澳門家庭構建一個“美好家園”。
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社會服務和政策也是精益求精地升級,例如因應社會需要而新增約二百四十個長者服務名額,以及增加約三百個康復服務名額,更透過智慧醫療或智慧養老技術去提供遠程問診服務,並且依靠大數據方法去提升醫社合作的效益,讓相關服務更有效地服務有需要人士。在鞏固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下,特區政府不斷強化宣傳教育,鼓勵澳門居民參與央積金制度來為退休生活作好準備。以及透過“一戶通”智慧政務,來降低澳門居民申請相關服務的手續,包括線上辦理在生證明等。隨着澳門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社會保障基金便與勞工事務局合作,推出“失業津貼申請”電子化服務。而長者和復康服務的重要持份者是照顧者,特區政府便於“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基礎上進行優化。可見,特區政府在於現有優良制度下,持續地優化或強化現有的措施。未來隨着“長者公寓”於二〇二三年落成,從而更有效提高長者的生活環境。從施政報告中可看出,特區政府是有序地落實已跟社會達成共識的政策方向。
除了特區政府於本澳的工作外,中央政府於二〇二一年發表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透過橫琴深合區來促進澳門社會服務穩步發展。澳門參與深合區建設來應對澳門微型經濟體的限制,依託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機制,讓琴澳進一步融合,具體工作包括二〇二三年建成的“澳門新街坊”,共可提供約四千個單位給澳門家庭;在交通方面已經全面落實的單牌車政策,即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全面開放;澳門大學連接橫琴口岸通道橋項目預計會於二〇二三年建成,從而強化澳門大學的科研能力輻射至橫琴的效能,為琴澳合作於發展社會服務事業奠定良好基礎。還有針對澳門居民於橫琴聘用外地家傭進行研究,讓澳門居民的生活習慣跟橫琴對接起來,從而讓澳門居民更容易適應移居於橫琴,並且強化琴澳融合,讓橫琴為澳門居民提供更舒適生活環境。
從以上三方面,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正是以穩定政策方向,採取了積極態度去落實相關工作,但是在落實相關工作上,相信更需要“齊心合力”去做出典範!
澳門社會保障學會理事長 陳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