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越晚染疫症狀或越輕
【本報記者廣州十五日電】十五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走進中山大學,帶來《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科普講座。本次講座是“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的活動,由中山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主辦。鍾南山系統分析了全國範圍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的特點,介紹了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徵、致病性,以及在大學教學環境中如何讓學生加強個人防護。
鍾南山表示,實際上,感染新冠是一個自然規律,大家並不是主動要去得病,但由於奧密克戎傳播性很強,是大概率會感染。不過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估計感染後出現辛苦症狀的機會越來越少,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是這樣。他表示,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我相信到最後,會越來越多感染者是無症狀。”
不主張大家一起陽
鍾南山表示,奧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絕大多數可在七至十天完全恢復。
鍾南山提到,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這種觀念不可取。預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國人口基數大,慎防短期內大規模感染,影響正常社會秩序,導致新的變異毒株出現。
他指出,一方面,強烈呼籲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另一方面,個人的防護也很重要,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遵守一米線。此外,還要加強對藥物的推進和第三期臨床的試驗,推進審批過程,加快上市。
病死率已接近流感
會上,鍾南山還回顧了我國抗疫三年之路,指出在奧密克戎毒株出現前,我國累計感染新冠人數在十萬人左右,病死率(死亡/確診人數)為百分之四點六五。奧密克戎進入中國後,截至今年十二月六日,全國累計確診人數約二十五萬,累計感染人數近一百七十萬人,病死率(死亡/確診人數)為百分之○點二四,這是包含了早期的數據,最近降至百分之○點一左右。
鍾南山認為,奧密克戎在不斷變異,傳播力越來越強,但致病性大大減弱。在早期,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氣道和肺部,但經過兩年變異後,奧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從全國趨勢看,奧密克戎感染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明顯上升。對此,鍾南山表示,他分析了今年九月份以來,國內廣州、北京、重慶、鄭州等城市的疫情情況,認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應改名“新冠感冒”
鍾南山院士在講座中提到,二○○九年世界範圍內爆發甲型H1N1流感,中國約有十二萬人患上此病,死亡率大約是百分之○點六,已經相當高了。現在致死率百分之○點一左右的奧密克戎約等於普通季節性流感,因為已經不存在肺炎症狀,所以現在已經不適合叫新冠肺炎了,現在發展到的階段實際上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簡單說就叫“新冠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