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D08版:學生報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廖平子與抗戰詩刊《淹留》(下)
中國人竟不識漢字?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2月13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中國人竟不識漢字?

李盈鋒 同善堂 高一


(網絡圖片)

    中國人竟不識漢字?

    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歷:長時間盯着熟悉的字看會變陌生?大腦如同死機般變成一片空白。明明近在咫尺,卻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早在一九六二年,由詹姆斯等人正式提出此現象為“語義飽和”,並再現了它所產生的各種條件,比如對重複顯示的詞語或圖片評分等。一九九四年,鄭昭明教授也驗證了語義飽和的存在。

    “語義飽和”,是指看一個字久了會覺得不認識的一種現象。簡單來說,就是人腦中的神經,持續做某個重複動作後累了想休息,導致發送神經元和接受神經元的溝通短暫失聯。

    人類大腦有專門的文字語言中樞皮層,在腦海中的漢字,是以一個整體的圖像而存在。所以閱讀漢字時,會對其進行整體識別,並從此整體中識別語義。若長時間盯着一個字,大腦便會將注意力放在某個部首上,即文字喪失了整體感,大腦便因無法識別而出現短暫的空白區域。

    儘管仍存在於自己視線中,卻短暫失去對字義的聯想能力,即短暫失去理解此字的能力,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有趣的是,語義飽和不光存在於文字的識別中,所有感官,包括觸覺聽覺嗅覺,都會發生相同的情況。若有人吐槽自己“怎麼連字都不認識了?”,便可義正詞嚴的反駁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李盈鋒  同善堂   高一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