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專家熱議中國經濟何時恢復
【本報記者廣州四日電】近期全國各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優化,中國經濟何時能走出疫情的不利影響?多位經濟學家在國際金融論壇(IFF)二○二二全球年會態度均較為審慎,認為明年下半年經濟恢復正常已是很不錯。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經濟恢復涉及疫苗接種問題,以及疫苗有效性。同時,亦需考慮中國民眾的抗體問題,此前只有極少部分人染疫,因此有可能面對感染的風險,要比Omicron在別的國家要大一些。他以越南去年三季度大面積感染Delta,經濟大幅下降為例,指出民眾對感染存有恐懼時,對當期經濟的衝擊不能低估。
料春天後經濟反彈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最近一周每天都能看到政策有一些進展、進步,這個過程會有波折,一方面因為正值冬季,且很快就是春節;另一方面老年人疫苗接種率可能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夠真正提高。在放開過程中,很多人還會較審慎,判斷二三年春天或許能看到更明顯的經濟社會放開,此後經濟反彈。
大規模感染需適應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指出,最新一期《經濟學家》雜誌對中國未來疫情發展做了模擬估算,最樂觀情況是九成人接種疫苗,死亡人數控制在六萬八千左右,最悲觀則是六十八萬人死亡。認為雖然道路前景光明,但肯定會有調整、不適,尤其是人群在適應大面積感染過程中,認知上的不適,都是不可避免的。
逐步開放勢不可擋
渣打銀行中國和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坦言,疫情是二三年中國經濟預測的一個最大變數,某種程度上重要性超過宏觀政策。認為“二十條”是一個方向性的變化,雖然可能在執行中會有一些反覆,但逐步放開勢不可擋。背後動因包括老百姓面臨就業、收入壓力,企業面臨生存壓力,財政也面臨收支和債務壓力,社會層面還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壓力。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近來總體上是小步走不停步,優化防控在路上。以前是大範圍封控影響經濟,之後一段時間,對經濟活動的主要影響將會是對感染的恐懼。他認為,防疫放鬆的節奏不是政府能夠掌控的,亦非學者專家可預料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形勢逼人強,認為如果下半年各種經濟活動能夠恢復正常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