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供電能力增五成半
北安變電站明起運作
【本報消息】澳電與中國南方電網共同建設的第三條粵澳聯網220千伏聯絡通道(第三通道),以及北安變電站明日起運作,本澳整體供電能力將提升百分之五十五,亦增加本澳用電穩定性,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提供電力保障。
極端天氣下保供電
澳電昨日下午三時邀請多家在澳媒體走訪北安變電站,由澳電電力系統調度部總監劉筱駒、監管事務及企業傳訊辦公室總監聶麗冰及高級經理阮少寶,以及輸配電部主變電站建設科高級經理凌小河、高級工程師周子雯及工程師葉利振出席,並講解該220千伏變電站及第三通道的建設過程。
劉筱駒表示,回顧過去,颱風“天鴿”對澳門電力有一定影響,但澳門北安變電站建成後,可保障在極端天氣的供電,如有一條通道受故障影響,另外兩個通道也能可靠地滿足澳門基本用電需要。
凌小河及葉利振介紹,第三通道於二○一八年在廣東珠海啟動建設,第三通道及相關的220千伏北安變電站是粤澳合作框架協議的重點項目,也是聯通粤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由澳門220千伏北安變電站、珠海220千伏煙墩變電站及兩站間長約一百○三公里的電纜組成,總投資約十四億澳門元。
澳門北安變電站是繼鴨涌河和路氹城蓮花變電站後,本澳第三個重要供電系統,亦是至今本地最大的變電站。其是在澳首次採用一個半斷路器接線模式,該接線模式的特點是每一串線路由三個斷路器串接兩條母線供應兩回饋線,每一回饋線由兩個斷路器供電,合環運行。
該接線模式的優點是,當其中一條母線發生故障時,能迅速把故障母線隔離,期間不會引起任何出線的停電。同時,若單個斷路器故障退出運行,也不會引起任何出線的停電。澳電在北安變電站採用了此接線模式供電,大大提高了供電的可靠度及運行調度的靈活度。站內集成了全球高標準的設備裝置,在擁擠的馬路下鋪設了十三組高壓電纜,在特區政府各相關部門支持下,澳電與施工方充分合作,最終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建成了澳門極具代表性的電力設施。
電纜長七十一公里
北安變電站室內低壓電纜鋪設總長度約七十一公里,比港珠澳大橋(五十五公里)還要長十六公里;施工所需絕緣氣體約五千千克,處理氣體所需工時超過六千小時;現場施工接線數量超過三千一百根,接線數量比第二通道的蓮花變電站多五成;220千伏GIS部件木箱總數約六百個,最大的木箱高約四米、長約四點八五米,存放於僅七百平方米的空間;220千伏GIS開關數量共一百三十一個,氣室超過五百八十個,約五百個氣室於北安變電站現場組裝,環境要求及控制相當嚴格。相比蓮花變電站,北安變電站的開關數量多五成,氣室數量多兩倍。
他介紹,220千伏的保護及控制屏櫃共九十一個,保護裝置一百○三台,監控訊號超過六千個,相關安裝及驗收用一百五十天完成;北安變電站連接十三組高壓電纜,共有五台220 / 110千伏一百八十兆伏安的變壓器,三台220千伏八十兆乏的電抗器,220千伏共有八串線路共十五條饋線,110千伏共六段母線廿四條饋線,是目前澳電規模最大的變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