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轉紐約的藝術
世界知名的美術館,館內陳列的大作,全部大有來頭。站在觀賞者的角度,負責展覽的工作人員,想必是行內專業人士,一幅畫作應如何陳設,當然了然於胸,犯錯空間幾乎是零。然而,近期一單文藝趣聞,卻作出零的突破,教人大開眼界。
趣聞的焦點,是荷蘭藝術家皮特 ·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一幅名為《紐約市1》的作品。蒙德里安,是幾何形體派始祖,對現代建築及設計影響深遠。後人提起他的大作,大概會聯想到他以紅、黃、藍為主色調,配以線條和方塊組成的幾何世界。但其實少年蒙德里安曾入讀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接受過學院派的訓練,擅長繪畫風景和靜物,其深厚的寫實能力,早被荷蘭藝術家協會肯定。
直至上世紀初,蒙德里安見識了畢加索和布拉克等立體派的作品後深受啟發,自此轉變了他的創作路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蒙德里安跟志同道合之士共同發表反戰宣言,期望透過藝術將生命昇華,作品亦愈趨抽象。直至巴黎時期,蒙德里安進一步建立個人風格,化繁為簡,以最基本的直線、直角和三原色進行創作。
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蒙德里安為逃避法西斯迫害,離開了生活近二十年的巴黎,先逃往倫敦避難,兩年後移居紐約,度過其生命中的最後歲月。面對五光十色的國際大都會,當時已近古稀之年的蒙德里安,呼吸到自由與和平的空氣,創作上仿如返老還童,作品用色更明亮更抽象,《紐約市1》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這幅作品完成於一九四一年,最初屬於紐約現代美術館的展品,及後輾轉到了德國,自一九八〇年以來,成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首府杜塞爾多夫的藝術收藏品。跟蒙德里安同期作品相比,《紐約市1》更似一幅未完成的草圖,尤其少了些標誌性的粗黑直線。
有趣的是,今年十月,一名叫蘇珊的藝術館導賞員,竟然直指《紐約市1》在過去七十七年來,一直被館方倒掛,卻由始至終無人發現。蘇珊此言一出,立刻成為西方藝術新聞頭條。事前做足功課的蘇珊,認為根據倒掛版本的《紐約市1》,底部由不同顏色、較為頻密的橫紋組成,這其實象徵天際線。今年初,荷蘭正好有一場關於蒙德里安的展覽。蘇珊將《紐約市1》和其他作品對比,發現那些粗線條,其實是蒙德里安以抽象手法表達烏雲密佈之意。另一個證據,是一本出版於一九四四年的美國生活雜誌,內容包括一張蒙德里安工作室的相片,相中可見放在畫架上的《紐約市1》,跟多年來館方的陳設方向相反。於是蘇珊信心十足,一口咬定《紐約市1》多年來被“翻天覆地”,實在大錯特錯。
既然證據確鑿,《紐約市1》會否以原貌示人?答案竟是原封不動。蘇珊解釋他們選擇將錯就錯,完全基於現實考量,全因作品上的膠帶,大多數已經開始鬆脫。一旦施展乾坤大挪移,地心引力就會變成無數的無形之手,對這幅蒙德里安的作品,進行一次意想不到的二次創作,到時說不定又會再上一次國際頭條。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