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特刋(廣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國之棟樑”守護者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縮小 默认        

“國之棟樑”守護者











    11個億的背後:

    “國之棟樑”守護者

    從家門到校門的距離能有多遠?

    對10年前的吳丹而言,是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卻苦於難籌學費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遙遠。

    而讓這段距離趨於零的,正是始於2012年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茅臺發起的“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連續11年,茅臺累計捐資11個億,幫助21萬多名寒門學子圓夢大學,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區)的2700多個縣,其中尤以“三區三州”等重點難點地區為主。

    自1989年起,跨世紀的公益事業“希望工程”宛如春風吹拂中國的大江南北,使得山嶺溝岔都能感受到溫度和善意,對寒門學子及其家庭來說更是“做夢都沒想到的好事”。而“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正是希望工程實施以來企業累計捐資最多、覆蓋範圍最大、受益對象最廣、合作程度最深的標誌性、示範性、引領性的公益品牌專案。

    一 赤水河畔,深情長流

    如今的吳丹是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建築學院團委書記,前不久榮獲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頒發的“2021年度傑出希望學子”稱號,並榮升媽媽。“我希望愛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永遠記住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希望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與吳丹一樣的受資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茅臺學子。他們在人生低谷時,因與公益力量相遇而解了燃眉之急,又因此迎來命運的轉折,有了更多的勇氣和信心向著未來進擊,一路打怪升級,越過生活與工作上的諸多關卡。

    2022年11月8日,往屆優秀茅臺學子代表齊聚赤水河畔的茅臺學院,受邀參加“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2022年“強國有我?茅臺學子說”分享會(以下簡稱“分享會”)。

    當天,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李睿,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史麒麟出席了分享會。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雄軍致辭,暢談了自己的三點感想:社會責任是國企基因,茅臺將矢志不渝踐行大擔當,助力美好生活萬家共用;青年人才是強國之基,茅臺將一如既往當好熱心人,助力絢麗之花蓬勃綻放;希望工程是崇高事業,茅臺將持之以恆播種新希望,助力國之棟樑茁壯成長。

    分享會上,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代總經理李靜仁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支票。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領取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頒發的“同行圓夢十餘載,攜手播種新希望”牌匾。

    誕生於赤水河畔的茅臺,始終懷著感恩之心,感恩大自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感恩“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釀造工藝,感恩政府、社會、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的支持。而今這份感恩深情伴著赤水河長流,流向了山野村莊,也流進了寒門學子的心坎,更潤澤了出身鄉村的學子與高等教育接軌之處,日積月累地使其愈發閃耀著希冀的光芒。

    二 國之棟樑,反哺鄉土

    “高高的山脊上吊腳樓鱗次櫛比,每當夜幕降臨,山間升起嫋嫋炊煙,鼓樓下傳來陣陣吟唱,我們用歌聲傳承著族群的歷史與文化……”這是石賢腦海中關於侗族村寨的美麗畫卷。

    作為非遺傳承人、民族文化傳播者的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茅臺學子。高考那一年,由於父親的突然離世,家庭陷入困境,也令她險些與大學失之交臂。在公益助學的幫扶下,她順利完成學業。

    畢業之際,也是創業之時。走出大山的石賢,又回到了大山。懷著滿腔熱情的她挨家挨戶邀請繡娘加入苗繡這項民族文化事業。在她的帶動下,曾經只能靠種地補貼家用的繡娘腰包鼓起來了、腰杆也硬起來了。

    “十年前,在希望工程的説明下,我走出大山,種下了理想的種子;十年後,某種意義上,我也成為了‘希望工程’,將理想的種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石賢在分享會上說道。

    與石賢一樣,學成後反哺鄉土的還有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他還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2008年“千里背母上大學”新聞事件的主人公。

    由於年幼喪父、母親患病生活無法自理,劉秀祥從小就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他,深感讀書的重要性,並回鄉從事教育工作,引導山村裡的孩子奮發向上。他發起了“助學走鄉村行動”,走村串寨、四處勸學,先後幫助1800多個孩子重返校園,牽線資助4800多名學生。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少孩子通過讀書有了更好的出路和選擇,卻在畢業後也重回大山,與他一起建設和發展家鄉。“做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守夢人。”在分享會上,劉秀祥希望能與更多公益力量集結在一起,“讓更多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

    傳遞愛,播撒愛。茅臺學子在羽翼漸豐之際,也想為更多人築起知識的護城河,也想執炬將未來的輪廓照亮照清。而希望工程始終與人才培養、鄉村振興緊密相連,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讓鄉村迎來新的發展和可能。茅臺通過希望工程,説明寒門學子在對知識的敬重與信仰中重塑並鞏固了借之能改變命運的認知,間接地助燃了青年返鄉反哺桑梓、影響下一代勤奮好學繼而脫胎換骨的熱情與勇毅。

    三 希望接力,不設終點

    求學之路,就是不斷向前奔赴、向外延展,並與更開闊的人生、更美好的未來相遇的過程。

    在貴州醫科大學研究生廖永慧看來,她的求學路上既充滿苦難、又遍佈陽光。

    原本富足的家庭因突如其來的變故而背上了數十萬元的債務,愁眉苦臉取代了歡聲笑語。懂事的廖永慧產生了輟學的念頭,卻遭到家裡人的強烈反對。

    好在與錄取通知書一起到來的,還有助學金,她也由此成為一名茅臺學子。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遇,讓她更加珍惜學習的時光。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間,她日復一日以實驗室為家,每天將近20個小時的堅守,令學校傳達室的爺爺都忍不住勸她保重身體。

    “唯有勤學和奮鬥,才能不辜負幫助過我的家人、朋友、老師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在分享會上,廖永慧動情地說道。

    體驗過求學的苦,卻能始終懷抱夢想、篤定前行;體驗過生活的苦,卻能始終迎難而上、砥礪奮進。這正是茅臺學子身上閃閃發光之處——直面困難的勇敢和攻堅克難的堅韌。

    在這一點上,茅臺葡萄酒公司上海區經理陳金宇也深有體會,而他的求學之苦來得更早。由於自幼失去雙親,陳金宇每天跟著奶奶去賣廢品,每次看到同齡孩子背著書包上學,都會羡慕不已。在希望工程的資助下,他終於如願入學。

    考上大學之際,他又得到新的資助,並成為一名茅臺學子。大學期間,他利用寒暑假到茅臺實習,畢業後又只向茅臺投簡歷;入職後,他自動請纓去最需要的城市和崗位,持續發光發熱。

    “我會一如既往地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也會一如既往地奉獻他人、奉獻社會,我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也屬於我們所有人的美好明天。”在分享會上,陳金宇慷慨激昂地說道。

    “茅臺學子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艱難,只要大家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下,一定會成長為國之棟樑。”傅振邦在分享會上如是勉勵茅臺學子。

    這像是一場不設終點的希望接力,每位茅臺學子都在無形中成為了接棒者。他們用知識和閱歷所演繹的生動範本,鼓舞並引導著更多的寒門學子在困境中看見希望。當夢想的星火得以不斷延續之際,離形成燎原之勢還會遠嗎?

    面對紛繁的人生課題,許多受過他人恩情滴灌的人,或許更容易產生滴灌他人的善意。正如那句常常被提及的話——“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也許單獨一個人能力有限,但若是十個、百個,甚至是二十多萬個,那能醞釀的力量和能做出的改變將是耀眼而矚目的。這也是茅臺想通過希望工程傳遞的,讓涓滴細愛彙聚成滾滾洪流,穿越山海、奔赴星辰。

    四 無窮之路,行則將至

    十餘年間,越來越多的茅臺學子成長樣本呈現在人生的大舞臺上。其中,有在“卡脖子”難題上攻堅克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紮根鄉村教育一線的青年教師和技術人才,有投身強軍事業、衛國戍邊的解放軍戰士,有逆行出征、守護人民健康的抗擊新冠醫護工作者。

    接受高等教育、走上社會就業,寒門學子通過雙手和智慧走上“無窮之路”。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茅臺給了寒門學子魚躍龍門的可能,讓他們不因身處低谷而絕望於破曉之前。助力他們圓夢大學,既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也是茅臺履行社會責任的戮力作為。

    在資金資助的同時,茅臺還探索通過提供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等系列發展類服務“授人以漁”,幫助寒門學子及其家庭更好更快地改變命運。

    “我們將繼續與茅臺同心協力,共同推進高品質公益項目建設,深化助學育人成效,攜手探索引領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創新模式,更加有力有為地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郭美薦說道。

    在“中國茅臺?國之棟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之外,茅臺還設立茅臺學院,開設特色專業課程,不斷提高教學品質,努力為國家培養高水準青年人才;積極與各青年團體、高校等合作,開展紅色教育、特色教育,為廣大青年提供體驗實訓基地,助力青年在實踐中提升愛國情懷和綜合素質。

    除了教育領域,在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方面,茅臺也積極出資出力。茅臺全力幫扶道真、丹寨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深化“工業反哺農業”和“黔貨出山”,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從2014年起,茅臺集團成立了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金,連續10年每年出資5000萬元,促進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把創造美好生活、推進共同富裕作為最大的社會責任,讓茅臺高品質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丁雄軍說道。

    從2012年到2022年,站在第11個年頭的新起點上,回望走過的十年,展望未來的十年。關心國家和社會未來的最佳方式,也許恰恰是關懷和影響未來——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正是我們的未來。幫助學子圓夢,又何嘗不是將我們的夢想寄託給更有條件、更值得期待的未來去實現?

    茅臺對未來許下了宏願,未來也將還茅臺一個凝聚了21萬多名學子的燦爛笑容。(戴世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