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燃油車停登記未有時間表
三常會倡政府享優先索償權
向上向善深邃傳承
各界學習領會二十大報告精神
新聞特搜
奇安信網安中心揭幕
保安高校警務碩士課程開課
消毒技術促進會訪本報
臭氧消毒機多場境滅新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1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向上向善深邃傳承

李結仁

    向上向善深邃傳承

    今年是紀念“五四運動”一百○三周年,亦是中國共青團成立一百周年,在此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共青團中央確定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擔當奉獻、崇德守信五類共計一百四十二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入圍名單。我十分榮幸能獲得“崇德守信好青年”的殊榮,感謝團中央和澳門特區政府對我的肯定,感恩學校領導和同事對我的信任和鞭策,感激親人一路以來在我勇往直前、追逐教育理想的路途中,始終相知相伴相守,使我能無“後顧之憂”,奮力拼搏在教育一線上。

    習近平主席在二○一九年來到澳門視察時,聆聽澳門歷史教師主講的“一國兩制與澳門”歷史公開課,在課後強調“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一定要做好歷史教育。做好了,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做不好,殷鑒不遠。”可見,國家領導人對中學歷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高度重視,並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青年歷史教師,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須自覺在教育一線崗位上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做好歷史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啟智增慧,以開展“四史”、中國歷史文化學習活動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學習和踐行偉大的建黨精神、中國精神,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力行。另一方面要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培根鑄魂,培養學生正確、向上、向善的民族觀、國家觀、歷史觀,做到學史崇德、學史增信。

    “史學者,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歷史學科是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國格人格意識,鑄造民族精神、培育國民意識的重要管道,歷史老師應該有這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們應該腳踏實地、躬行踐履,與學生共同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錘煉品德修為,堅定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自覺踐行“愛國愛澳”優良傳統,推動學生如大地上茁壯成長的樹苗一樣,在學習路上不斷汲取養分,早日長成參天大樹。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到:“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青年教師在這場歷史接力賽中,會遇到不同機遇、挑戰和困難,但只要我們秉持“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人生格言,把“說實話、做實事、出實效”的幹事態度落實到工作中,以“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與學生結伴同行,我們終將能在育人路上收穫碩果、收穫成長。

    教育是一種深邃的傳承。在強國興澳的接力賽道上,需要一個又一個的“教育健兒”傳承創新、追求卓越。我深信,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師共同努力下,我們定必能接好棒,更要交好棒!

    中華教育會副秘書長

    鏡平學校(中學部)歷史科組長

    李結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