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屋宜清晰定位助民安居
行政會昨公佈《夾心房屋法律制度》草案,涉及夾屋的申請對象、申請要件、計價原則等,將送交立法會審議。澳門樓價高昂,脫離居民的承受力,“上樓難”一直困擾居民。雖然政府近年加快興建新城A區經屋,但仍有不少居民因超出經屋申請資格而被拒諸門外。即使符合經屋的申請資格,亦有相當數量的青年或個人因計分排序的分數靠後,淪為“陪跑”,上樓無期。
今屆政府上任之初,提出五階梯房屋政策,包括社屋、經屋、夾屋、長者公寓及私樓,以解決不同經濟能力的住房需求。夾屋作為公屋及私樓之間的“緩衝”,望文生義,應是主要回應“夾心階層”的置業需求。自政府提出“夾屋”概念以來,相關夾屋購買者准入標準等,便倍受社會關注。
千呼萬喚始出來,行政會昨公佈“夾屋法”草案,初步透露夾屋的面向對象、申請要件、訂價原則及禁售期等。規範申請人的年齡,設有十六年禁售期、按計分排序上樓,售完散隊,以及附加禁止曾取得經濟房屋或“四厘利息補貼”制度的受益人申請。當中大部分規定有參考現行“經屋法”。
政府設立夾屋的禁售期,以防止有心人炒賣,無可厚非。但夾屋的定位對象為較年輕或中等收入家庭,若家庭子女成家立室,又或者青年向上流動後,期望更換大一點房屋,卻受到十六年禁售規範,對改善生活質素彈性不足。況且,夾屋首次轉售已有補差價的規定,再設禁售期,是否與永遠姓“經”的經屋雷同?夾屋定位必須與經屋顯著不同,以迎合不同居民的需求,也是五階梯房策的初心,社會期望法案進入議會後可討論完善。
首項夾屋落址偉龍馬路地段,政府料明年上半年完成建設方案,再對外公佈夾屋數量。當局曾披露,偉龍夾屋總數會在原四千多個基礎上稍降。但《澳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曾推算,夾心房屋至二○三○年需求量約五千四百單位,即偉龍地段未必能滿足需求。期望政府能前瞻開展夾屋的興建規劃,公佈餘下夾屋的興建地段及時間表,讓夾心階層看到置業的希望。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