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科學家 研究月球行星取突破進展
祝夢華教授在澳門科技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於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期從事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是全程參與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至嫦娥五號的澳門科學家。二○一六年及二○二○年,祝夢華先後兩次獲得澳門特區政府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他在月球演化、內太陽系形成過程、類地行星早期演化等關鍵科學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極大地提升了對太陽系關鍵過程的認識,也為中國月球、火星探測數據的分析以及後續小行星的探測提供堅實的科學支持。
國際刊物發表成果
他通過數值模擬方法,再現月球撞擊歷史,解決地球、月球內部強親鐵元素含量異常成因的結果,於二○一九年七月成為澳門第一次在國際頂級自然科學雜誌《Nature》發表論文的學者,其所提出的巨型撞擊事件導致月球在地形、月殻厚度、物質成分分佈的正反不對稱性等結果,得到國際月球與行星科學界的高度認可。此外,他亦於二○二一年在《Nature Astronomy》發表關於內太陽系撞擊歷史的研究論文,該成果為太陽系類地行星的後期增生歷史提供了新的認識。
祝夢華結合月表撞擊事件和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就位觀測數據,對嫦娥四號著陸點附近區域的地層結構和物質成分來源等進行詳細解析,為了解月球背面的形成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這些成果於二○二○至二○二一年也相繼發表在《Nature Astronomy》和《Nature Geo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