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乸唔要仔的清官
近日親炙於一位書法家,既闡“永字八法”,亦談握管。友說及《梁巘 · 評書帖 · 摯筆歌》云:“懸腕懸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嬰兒圓。”謂書法執筆,大、食、中三指宜死,肘宜活。所謂懸肘,俗稱弔筆。在座的還有一位退休儒醫,因此也談到“懸”,他懸的是壺。張昱《拙逸詩》:“賣藥不二價,懸壺無姓名。”懸壺就不只賣藥了。《通俗編 · 藝術》:“按今醫家以揭所標日懸壺。”我們三人成衆,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這其中也有“懸”,是口若懸河也。
北風起,是享用臘味的季節,講到臘味,“懸”的更普遍。不過說“懸”似乎文縐縐,口語說成“掛”。如掛臘鴨,掛鹹魚。《抱朴子 · 廣譬》:“懸魚惑於芳餌,檻虎死於籠狐。”懸魚,本指將魚懸掛使風乾。不過《後漢書 · 羊續傳》把羊續的行徑記錄下來,懸魚之目的則不在於風乾。《後漢書》說:“府丞嘗獻其生魚,(羊)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後因以“懸魚”喻清廉自守。徐積《和路朝奉新居詩》:“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
從羊續的清廉行徑,“蕭”字韻部的歷史人物編成兩句:“懸魚羊續”,“留犢時苗”。
話說東漢人時苗,建安中為壽春令,他赴任時駕車的黃牸(牸,音字,母牛也),一年後,即時苗在任期間,產下一犢(小牛),當他離任時,他對主簿說:“我來時並無此犢,犢在淮南所生的。”只把駕車的母牛帶走,堅決把小犢留下。衆官說:“從來六畜不識父,自應當隨母。”然而時苗不聽,狠心把牛的母子分開。
曾幾何時,很多孕婦刻意到香港產子,還有一些人專誠到外國產子,照時苗的說法,在外地產下的子女都應該留在原產地,與子女之母無關。倘真如此,應無過埠分娩的事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