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延安是本讀不完的書
【據新華社延安廿七日電】廿七日上午,習近平等集體乘車,來到位於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革命舊址。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中共中央機關由鳳凰山遷到楊家嶺。在楊家嶺期間,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領導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習近平等首先來到中共七大會址。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六月黨的七大在這裡召開。我們黨成立時只有五十多名黨員,到黨的七大召開時已經擁有了一百二十一萬名黨員。習近平緩步瞻仰會場,他表示,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標誌着我們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
在政治上,黨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黨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在思想上,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思想寫入了黨章。
在組織上,黨形成了一支高舉毛澤東旗幟的久經考驗的政治家集團。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黨後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闢了正確道路。
“窰洞對”第二答案
隨後,習近平等來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的革命經歷,了解革命舊址保護情況。在延安時期,楊家嶺是毛澤東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著名的“窰洞對”就是在這裡進行的。“窰洞對”的要義,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窰洞對”中,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的七大的故事。
緬懷延安崢嶸歲月
講解員介紹了當年陝北人民在民歌《白馬調》基礎上創作和傳唱歌曲《東方紅》的過程,並現場作了演唱。習近平指出,這些歌頌黨、歌頌毛主席的文藝作品都是人民群眾自發創作的,充分說明人民選擇了毛澤東,人民擁戴毛澤東。
隨後,習近平等集體乘車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
習近平不時駐足觀看,同大家一起緬懷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