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5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雄安新區完成投資四千六億
代表:二十大報告鼓舞人心
北京不再“攤大餅”
二十大代表團首設發言人
(社論)二十大奏響反“獨”促統強音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社論)二十大奏響反“獨”促統強音

    二十大奏響反“獨”促統強音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十月十六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涉台內容引發全場最持久的三十秒熱烈掌聲,反映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十四億多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

    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心任務的宏偉藍圖。在對台論述部分,前後共三次鮮明表達了反對“台獨”分裂、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的堅強決心和嚴厲警告。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及新時代十年對台工作的成績,展望了今後一個時期對台工作的重點,揭示了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的歷史定論。

    二十大報告涉台論述高屋建瓴、內涵豐富、立意深遠、重點突出,精闢總結了新時代對台工作的豐富實踐和理論創新,科學回答了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時代命題,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明確部署對台工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報告最大的成果和亮點是首次將“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寫入黨的綱領性文件,體現了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和原則立場不動搖,體現了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想,清晰傳遞了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作出的最後選擇的立場,釋出足夠的自信和善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的空間。

    自信,是中共二十大報告的主基調,既來源於習近平作為人民領袖的歷史擔當,也來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十四億中國人民的磅礴偉力,還來源於新時代中國改革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與實力積累。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同時,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歷史自信”的概念。同樣,自信也洋溢於報告對台論述的字裡行間。越是對解決台灣問題充滿自信,就越對廣大台灣同胞充滿善意。

    大陸對台工作的高度自信,是源於堅持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建黨百年歷史經驗。儘管當前台海形勢嚴峻複雜,面臨多重挑戰,特別是近段時間以來,美西方外部勢力“以台制華”變本加厲,台海局勢風高浪急甚至面臨驚濤駭浪的考驗。對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大陸方面既有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也充滿自信。這份信心來自國家的發展進步,來自道義的力量,來自人民的力量,來自文化的力量。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一,維護國家統一是中國人最珍視的民族氣節。

    歷史告訴世人,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在台灣的經濟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只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