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特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昔日澳門有田耕
公益金撥十四萬助七困戶
奧比斯救盲旅程啟航四十載
科技周成澳科研成果轉化平台
高端醫療設備拓葡語巿場
創新技術實現跨境數據流動
廚餘發酵系統引關注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0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昔日澳門有田耕



不少居民童年在田裡長大


昔日祐漢、馬場區一帶居民以耕種維生。


上世紀七十年代,馬場木屋區仍有不少菜田。


過去居民生活艱辛,倚靠耕種自給自足。


    昔日澳門有田耕

    祐漢以至馬場區一帶,車水馬龍,人口密集。上世紀初其實是一片菜地,很多人都住在木屋之中,不少居民都以耕種維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門百廢待興,昔日的馬場成為貧者聚居之地,在曠地上種菜維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馬場木屋區,便由此形成。

    過去農民生活艱辛,倚靠耕種自給自足。農民收成後一般會將菜售予菜欄,倘若收成不理想,菜欄不願收的話,便要自行銷售,由於無牌照,倘若澳葡政府警察發現會罰款並沒收蔬菜,令農民擔驚受怕。

    睇天做人憂風雨

    昔日農民面對不少辛酸事,既要擔心被罰,更要“睇天做人”。農民普遍都居住在木屋區,每當遇到颱風季節,最擔心木屋受損。因為政府不允許居民擅自維修,倘若被摧毀,“農友”通常會連夜修補,並將木塊油黑,避免被人發現。

    在這種環境下,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菜農子弟,生於斯、長於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學生放學後便立即落田幫忙,協助家人耕作,在田裡度過了不少青蔥歲月。

    隨着社會發展,農地轉型。五十年前,開始有發展商向農民收地建樓,祐漢新邨就是澳門第一個項目。百丈高樓平地起,祐漢、馬場一帶已由木屋區,發展成為澳門居住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如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