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納利畫中的下棋者
十八世紀中葉,澳門成為洋人進入中國貿易的橋頭堡,大批洋人將澳門作為居停之地,當中不乏造藝不凡的藝術家定居澳門。英國人錢納利於一八二五年來到澳門,一八五二年在澳門逝世,葬在白鴿巢公園旁的基督教墳場。在這廿七年裡,他在澳門繪畫不少景物和人物畫像,為澳門留下珍貴的十九世紀社會真實情景。
錢納利兩幅繪畫於一八三七年的素描,畫冊都註解為下棋者,一幅為兩名男子赤足坐在台階上對弈;另一幅可見三名赤露上身的男子席地而坐,聚精會神注視棋盤,其中兩名赤足男子埋頭對弈,一人舉手正擬下棋。兩幅素描看到男子裝扮看似草根階層,都留着清朝的“金錢鼠尾”髮型,休閒地在街頭對弈,下的棋應是南方當時流行的中國象棋。
錢納利除上述繪畫出棋盤的兩幅素描外,還繪畫不少圍觀者參與活動的素描,雖然看不到具體內容,因當時澳門賭風正盛,畫冊註解大多為賭徒、聚賭或遊戲等,但相信當中有些是下棋。
象棋在我國流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朝更是象棋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除在曾經訪澳的文人雅士詩作中可以看到描述,通過錢納利對下棋者的素描,可直接看到當時草根階層下棋和圍觀者的情景,反映出當時豐富的傳統體育已在澳門社會上得到普及開展。
梁洪波